于是,当陈希亮听到有人喊苏轼“苏贤良”的时候,就命人打了他几板子。苏轼和陈希亮就此结下梁子,谁也不让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陈希亮举办中秋聚会之时,苏轼就故意不去,然后被罚了八斤铜。被罚其实是一件小事,但是接二连三的丢面子,苏轼就表示忍不了、根本忍不了。所以在给弟弟苏辙写家书的时候,...
“轼”是古代车前用作乘车人扶手的横木,一辆马车没有车上扶手的横木,又总让人觉得不完整,这个没有实际作用的“轼”,就只剩下装饰的作用了。苏洵二十九岁生下苏轼,为苏东坡起名为“轼”,就是希望苏东坡要注意外在的装饰,能够察言观色,掩饰真心,遇事不要冲动,对人不能过于坦诚。 多年后,经历了太多坎...
有一次,苏轼改好了材料,和同事一起去找领导汇报。不知陈希亮是有事在忙还是故意不睬,把他俩晾在了办公室门口好半天。苏轼越等越无聊,索性摸鱼打了个盹儿。醒来看着同事小脸通红满腹牢骚一顿吐槽,苏轼安慰道:“领导总不至于把我俩吃了吧?呵呵,咱俩只需要再小小地忍耐一下就好。”末了,还做了一首小...
陈希亮与苏家数代世交,论辈分是苏轼的前辈。陈希亮在凤翔时处处打压苏轼,绝非嫉贤妒能,而是因苏轼“年少暴得大名”,深恐其锋芒毕露自毁前程,才对他继续挫折教育。多年后,历经宦海沉浮的苏轼终于体会到陈希亮用心良苦:“陈公是我的长辈,我在凤翔两年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
他少有大志,为官清正,恪尽职守,惩恶扬善,扶弱济贫;他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设计者;大文豪苏轼敬佩其为人,破例为他写下了《陈公弼传》。 他就是北宋时期著名能臣良吏陈希亮,是写过“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词人陈与义的曾祖父。
不料柳氏根本不买账,还埋怨苏轼把自己的丈夫给带坏了,不仅把他数落了一顿,还把他赶了出去。这样的遭遇,在苏轼的人生经历中还是第一次。对于柳氏的做法,他虽然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就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首诗在苏轼众多的...
于是苏轼屡次写诗撰文,嘲讽陈希亮官架子大。写信向弟弟苏辙吐槽,结果苏辙就直接编了个段子,把陈希亮写成贪官。直到苏轼后来吃了大亏,方才悟出对方良苦用心。再说苏轼在凤翔任上的时候,在官署里有一个朋友叫张琥。平日里,苏轼拿他当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提点。张琥表面欣然接受,还随他一同结伴四处游玩。谁知道,...
陈希亮是苏轼的四川老乡,字公弼,眉州青神(在今四川眉山)人。他曾任长沙知县、房州知州、凤翔知府、开封府判官、太常少卿等职,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能臣良吏。 目光如冰,人皆惮之 陈希亮自幼聪明好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陈希亮考中进士,走上仕途。陈希亮就任的第一...
文章节选于《陈公弼传》,是一代文豪苏轼所作。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日后失传,便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 陈希亮,字公弼,与苏轼同为北宋时期眉州人。陈苏历代世交,苏轼与陈家四子陈季常为好友,论辈分苏轼理当称之为世叔。陈希亮素来嫉恶如仇,为人大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