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
1926年,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和清华园里那些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不同,陈寅恪通常都穿着长袍,带着可以遮盖住耳朵的皮帽,肘下夹着一个布包 ,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会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个书店来送书的老板。 ▲四大导师 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
据说陈先生在世的时候,他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是叫他陈寅恪què,但是我们查字典,恪字只有一个读音,那就是kè,后来有人查证,说在1912年的《新字典》以及1915年的《辞源》中,恪字的确有que的发音,而且在某些方言当中,也是读que,于是大家都默认应该叫陈先生“陈寅恪què”,这样才是对陈先生的尊重。大概...
1969年10月7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陈寅恪,在广州去世,享年79岁。1890年7月3日,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字鹤寿。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陈寅恪 1902年,陈寅恪随兄长衡恪东渡日本,进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1...
陈寅恪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宝箴,他曾经在光绪皇帝手下担任兵部侍郎,由于在维新变法中贡献颇多,后来更是当上了湖南巡抚。有这么一个权势滔天的家庭,陈寅恪得以在20世纪初期东渡日本留学。陈寅恪在日本就读的是弘文学校,这是日本教育家嘉纳治五郎专门为中国留学生开办的学校。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快速学会日本语以及...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其史学脱胎于乾嘉考据学,著有《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书桌上摆着《陈寅恪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的校样,看了两天,续续断断,全没有先睹为快、一气读完的兴奋。并不...
▲陈寅恪先生一家(沈仲章 摄影) 编者按: 今年7月3日是陈寅恪先生诞辰133周年纪念日。 陈寅恪先生(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一生治学秉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激励了几代学人。可是,先生的名字到底是读陈寅què还是陈寅kè, 却有很多纷争。
反倒是群众对陈寅恪很不买帐,极为不满,正所谓“群情虽未汹涌,但相差也不太远”。实际上历史系一再坚持批判陈寅恪,一再坚持将陈寅恪划为“中右”,在一定意义上即代表着“民意”。这也是该系领导人在受到上级批评时颇感委屈,一有风吹草动又故技重演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大方向...
傅斯年评价道:“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姚从吾说:“陈寅恪先生为教授,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李慎之称陈寅恪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史学家”,“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陈寅恪学贯中西,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又是西方主流文化的引进者。吴宓在《空轩诗话》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