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阴符七术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 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 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 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 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
概论:《本经阴符七术》是《鬼谷子》中理论性较强的一篇,其内容主要是关于修身养性的方法,它注重的是人的内心修炼,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炼秘方,不但能入,还能出。本篇在“精”“气”“神”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独到且全面的阐释,对充满意志、涵养精神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内心的修炼【前三篇】,以“盛神”“养志...
术一:盛神法五龙 【原文】 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
本经阴符七术·分威法伏熊 【原文】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
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 九穷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本原,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统一开端,如果以道德来涵养五气,必能使五气归于统一,这就有所谓“守一”的方术。“守一”术,就是把心气凝集于心脏之中,(今人所说的“气沉丹田”...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蓍损悦法 损悦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悦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
【术一】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 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及译文 《鬼谷子》下卷,有人称为外篇。"本",是根本的意思。"本经",主要讨论精神修养,"阴符";《鬼谷子》上中卷十四篇(今存十二篇),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强调谋略的隐蔽性与变化莫测,历代对它的注解都不在少数;《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本经阴符七术》...
一、本经阴符七术各段修炼逻辑:1.盛神法五龙 “盛神法五龙”这一节表面上说成圣修真方法,比如“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期间也有个理论:炼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