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府(皇家)收藏印 二、私家鉴藏印
欧阳修平时所用的“修”字印和“醉翁子孙其永保之”都为鉴藏印。早期的私家收藏印还有苏舜钦家钤盖于《自叙帖》的“佩六国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之裔”、“墨豪”、“武功之记”朱文印。两宋书画鉴藏印迹甚多,徐邦达先生过眼的有韩侂胄“绍勋”朱文葫芦...
我们看任伯年这幅《菊鸡图》,落款之下共有两方印,是作者用印,一方白文“伯年”,一方朱文“任頣之印”,右下角钤“滦斋鉴赏”,细朱文印,是广州九华堂刘滦先生的鉴藏印,用的就是细朱文。但鉴藏印也并不限于此一种格式,平常的名章也可代替作鉴藏印使用。比如:(张大千、于非厂合作《古木鸣禽》...
关于鉴藏印,宋代米芾在《书史》中提到:“印文须细,圈须与文等”(圈指印章的边框),米芾的审美倾向在宋代具有代表意义,也由此可以简单判断,在宋代,印章的审美倾向并不是以汉印为标准的。米芾有“米氏审定真迹”、“宝晋书印”等印。 ▲宋 米芾 《宝晋书印》 在宋代,除米芾外的其他文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鉴藏印,...
鉴藏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书画鉴赏、审定与收藏的印章;一类是用于图书典籍收藏的印章。自唐宋以降,同一幅书画经过历代收藏家的鉴藏,可能在上面钤盖了大量的鉴藏印章,形成了传承有序的印章系统——印章,也就成了鉴定书画真赝的一个艺术元素。 (清乾隆内府收藏印 ) 一、常见历代鉴藏印(速览) (一)内府...
图1、宋米芾《苕溪帖》上钤盖多方清宫鉴藏印 古代书画作品上的鉴藏印多种多样,它们不仅钤盖于书画的空白处、画心与裱工的骑缝处,甚至在作品裱工部份,也会覆盖有众多官私印章,形成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品上的独特风景。 古书画上觉的官私鉴藏印,即有历朝宫廷、内府的收藏著录印,又有各个时期私人藏家的秘藏章。
徐邦达印1.55cm×1.47cm徐邦达印2.56cm×2.6cm 孚尹 1.57cm×1.6cm孚尹 0.9cm×0.88cm 陈巨来癸酉八月(一九三三年)曾刊『徐懋勋鉴藏印』朱文方印,足证其鉴藏之喜好。此印还钤于多件作品中,如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陶成《菊花白菜图》、南京博物院藏董其昌《山水图》等。在书画收藏方面,...
斋馆别号鉴藏印既是篆刻艺术的品类之一,也是金石题跋的重要组成部分,倾注着创作者与鉴藏者的情感志趣与品性修养,成为自唐宋以来文人墨客的一种雅好。随着文化环境的转变,曾经兴盛的金石题跋逐渐沉寂,题跋的文辞和斋馆别号鉴藏印的印文也渐趋平庸。为振兴金石文化,彰显当代书家和印人之文心,挖掘斋馆别号鉴藏印...
岐岖 岐岖篆刻斋号鉴藏印 138cm×34cm 魏元祥 无砚堂临水居陶印八钮 138cm×34cm 朱培尔 石上营造 138cm×34cm 林尔 林尔治印 138cm×34cm 刘洪洋 刘洪洋制印 138cm×33cm 桑建华 桑建华篆刻 138cm×34cm 王连庆 王连庆刻斋号 138cm×34cm 魏广君 魏广君刊石 138cm×34cm 张大紘 张大紘印痕 138cm×...
吴湖帆的祖父吴大瀓,官终湖南巡抚,精鉴藏,篆隶书法名家。吴湖帆之父吴本善,吴大瀓嗣子,亦擅书法。受家庭熏陶,吴湖帆幼喜书画,四五岁时又得名家陆恢指授,学绘花果,艺事长进。又得祖父吴大瀓真传,精鉴赏,富收藏。擅山水、花鸟,偶作人物,兼及书法,工诗词。与溥儒合称为「南吴北溥」,与张大千合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