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膜系统酵母双杂诱饵载体的选择 可以使用跨膜结构预测网站TMHMM 2.0来预测跨膜结构,选择合适的诱饵载体。 📚 酵母单杂交技术原理 酵母单杂交技术是一种在酵母细胞内分析与鉴定转录因子与DNA顺式作用元件相互结合的有效方法。通过构建含有诱饵蛋白的酵母表达载体,并将其与含有猎物蛋白的酵母细胞进行杂交,从而在酵...
酵母单杂交体系用于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其特点是可识别稳定结合于DNA上的蛋白质,可在酵母细胞内研究真核生物中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筛选DNA文库直接获得靶序列相互作用蛋白的编码基因。酵母单杂交体系的原理是将已知的特定顺式作用元件构建到最基本启动子的上游,把报告基因连接到最基本启...
实验中使用的菌株是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EGY48菌株,质粒包括pLacZ2μ和pB42AD。pLacZ2μ质粒连接顺式作用元件(如启动子),而pB42AD质粒连接转录因子的编码区序列。 培养基及试剂 🧪 YPD酵母全营养培养基:每升含有20克胰蛋白胨、10克酵母提取物和20克葡萄糖。 SD培养基:每升含有6.7克YNBOXOID、20...
酵母单杂交(yeast one hybrid)技术是体外分析DNA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酵母细胞内报告基因表达状况的分析,来鉴别DNA结合位点并发现潜在的结合蛋白基因,或对DNA结合位点进行分析。运用此技术,能筛选到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并可直接从基因文库中得到编码该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而无需复杂的蛋白质分离纯化...
酵母单杂交系统(Yeast one-hybrid system)是上世纪90年代中发展起来的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已知顺式作用元件构建到最基本启动子 (minimal promoter,Pmin)的上游,把报告基因连接到Pmin下游。将编码待测转录因子cDNA与已知酵母转录激活结构域 (transcription-activating domain, AD...
酵母单杂交技术是由酵母双杂交GAL4系统衍生发展而来,是一种在酵母细胞内分析与鉴定转录因子与DNA顺式作用元件相互结合的有效方法。简单来说,将已知特定顺式元件构建到最基本启动子(minimal promoter,Pmin)的上游,报告基因连接在启动子下游,构成包含target DNA Element(bait sequence)的诱饵DNA。将转录因子构建到可以表...
常用的酵母单杂系统有Y1Hgold(pABAi+pGADT7 / pGADT7-REC),Y18(pHis2+pGADT7 / pGADT7-REC),EGY48(pLacZi+pB42AD)。三种单杂体系未发现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三者的区别如下:1)pAbAi-Bait(DNA)+pGADT7rec或者pGADT7;Y1HGold菌株。插入目的DNA的pAbAi载体需要线性化后转到Y1HGold菌株,制成...
🔍 实验目的:通过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与启动子序列结合的转录因子。🌱 实验原理:利用Phis载体,构建含有丰富作用元件的启动子序列,转化大肠杆菌并提取质粒。将构建好的载体与空AD共转Y187,通过是否激活下游报告基因来判断转录因子是否存在互作。📝 实验步骤: 1️⃣ 载体构建:将作用原件丰富的启动子序列连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