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是水陆交通运输凭证,相当于现在的交通运输通行证。《鄂君启节》于1957年4月在安徽省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分为舟节和车节两种,是战国中期楚国器,青铜铸造。舟节主要用于水路运输通行;车节主要用于陆路运输通行。使用时货主与官吏各有相同的节,对核后无误才可通行。铭文 车节铭文: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
通过《鄂君启节》拓片与郭店楚简墨迹之间的对比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单独的金文笔法其实是不存在的,金文的笔法与先秦时代的简牍笔法是一致的。商代、春秋和战国前期的简牍墨迹资料虽然空缺,但我们通过楚简与同时代楚国青铜器文字的对比,就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商代、春秋和战国前期的金文笔法,也必然与同时代的...
鄂君启节 长者为舟节、短者为车节 公元前323年(楚怀王六年),楚怀王命人铸造了金银错青铜节,赐给今湖北鄂州一带的封君启,以作为他从事商业活动运输货物的通关凭证。 这组中国现存最早的通关凭证分供水路使用的“舟节”和陆路使用的“车节”,形似剖开的竹节,正面阴刻细线八条,将节面分隔为九行,象征编缀的简...
📜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证件,持有者可以免税通行全国,它就是鄂君启节。这种节相当于现代的交通运输通行证,分为舟节和车节两种,用于水路和陆路运输。🏺鄂君启节于1957年在安徽省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是战国中期楚国的青铜器。舟节用于水路运输,车节用于陆路运输。使用时,货主与官吏各有相同的节,核对无误后方...
鄂君启节拓片 我们不妨来举一个例子。例子就是与楚简同时代的楚国青铜器文字《鄂君启节》。 《鄂君启节》于1957年4月出土于安徽寿县。在楚简墨迹大量进入书法学习者视野之前,也就是假设我们不知道有楚简墨迹,我们只看《鄂君启节》的拓片,那么《鄂君启节》的字形,与数量众多的商周金文拓片字形,其实也没有多大差异...
【古老的“特别通行证”】“鄂君启”节一共有5件,其中舟节2件,车节3件,均为竹节状。铜节分舟节和车节两种,用时双方各持一半,合节验证无讹才发生效力。每件舟节表面有错金铭文164字,每件车节上有错金铭文148字,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节就形制而言,有虎形、马形、龙形...
鄂君启节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重要免税通行证,其形状类似竹节,青铜铸造,表面装饰有错金铭文,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节由楚怀王颁发给他的族叔鄂君启,允许他在楚国境内水陆两路运输货物时免税通关。鄂君启节共有五件出土,分为车节和舟节两种,其中车节三件,舟节两件。车节作为陆路...
错金鄂君启节为青铜铸造,形似剖开的竹节,是楚王发给受封于湖北鄂城的鄂君启的水陆通行符节。正面阴刻细线八条,将节面分隔为九行,象征编缀的简册。同时出土的铜节共五枚,可分为两组:甲组现存两枚,是舟节,长31厘米,有铭文165字,为水路通行证;乙组现存三枚,是车节,长29.6厘米,有铭文150字,为...
鄂君“启”(“启”是人名),字子皙,是楚怀王的儿子。鄂君启节上面的铭文是错金(用金丝镶嵌)的。鄂君启节的铭文上说,颁发这批节的时间是楚国“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公元前322年)的夏月乙亥。每件舟节规定鄂君可以免税使用的船只限额是一百五十艘。船所走的水路的范围涉及今汉水、长江、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