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君启节及其铭文 1957年、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安徽寿县先后发现战国时楚国错金青铜节5件,包括车节3件、舟节2件,现分藏于国家博物馆(车节、舟节各一)、安徽博物院。根据铜节铭文内容判断,该器物是楚怀王六年(前323),楚怀王颁给鄂君启的水陆运输免税通行证,故名“鄂君启节”。鄂君启,名启,封于鄂地。
如图是出土于安徽省寿县(属楚国)的“鄂君启节”,“节”是战国时期的通行证。其铭文中有:“见其金节毋(不)征,不见其金节则征。”意思是:凭着这枚金节,可以免除一路通过水陆关口的征税。铭文中还规定了鄂君启商队的行进路线,防止商队到处乱跑或迷路。这一文物,有助于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 ) ①商业管理制度 ②...
《鄂君启节》铭文挺拔秀丽,圆润秀劲,庄严肃穆是错金铭文中的精品。 车节铭文: 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囗之月,乙亥之日,王居于茂郢之游宫。大工尹囗以王命,命集尹囗囗,囗尹逆,囗令阢为鄂君启之囗囗铸金节。车五十乘,岁能返。毋载金、...
鄂,这一地名如今位于湖北省鄂城县。据殷涤非、罗长铭等学者研究,鄂君“启”(“启”为人名),字子皙,系楚怀王之子,因受封于鄂地而得此称号。因此,“鄂君启节”实质上是楚怀王赐予其子“启”的水陆货物运输免税通行证。鄂君启节上的铭文采用错金工艺,精致非凡。
鄂君启舟节铭文: 鄂渚,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的勇敢和智慧将永远被后人铭记。鄂君启舟节是为了纪念他的壮举和贡献而设立的重要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为航海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鄂渚,生于大海,长于大海。他对航海的热爱和追求使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他勇敢地踏上了未知...
鄂君启金节是青铜材质,分为车节和舟节。其中,车节长29.6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米;舟节长31厘米,宽7.1厘米,厚0.7厘米。舟节9列18行,共计铭文164字;车节9列16行,共计铭文148字。专家根据铭文确定,这些金节是战国时期楚怀王在公元前323年颁发给鄂君启的“免税通关凭证”。“鄂”(湖北简称),“启”是鄂君之...
措金《鄂君启节》铭文 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 之月,乙亥之 □ ,游宫,大工尹囗以王命集尹□□逆,织令阢为鄂君启之府,□铸金节,屯三丹为舿,五十舿,岁能返。自鄂往逾湖,上汉就囗逾,夏入湘口江口就洮阳入囗,就囗入资 沅澧 油上江,就木关,就郢。见其金节则毋征,囗饲,不见其金节则...
鄂君启节一共有5件,其中舟节2件,车节3件,均为竹节状。每件舟节表面有错金铭铭文164字,每件车节上有错金铭文148字。铭文记载了公元前323年,楚怀王发给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的过程,详细铭文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
【题目】如图是战国时楚怀王签发的商业运输通行证“鄂君启节”,其铭文中规定:“屯三舟为舸,五十舸,岁一返”,即水上的商业运输以150舟为限,还注明商业运动路线经过今天的湖北
鄂君启舟节铭文共有163字,内容主要是记载了鄂君启在一次航行中的经历和所携带的货物。铭文详细描述了鄂君启所乘坐的船只、船员数量、携带的货物种类和数量等信息,还提到了一些地名和人名。 鄂君启舟节铭文是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经济、交通、贸易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