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10221072) 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北宋安州安陆人(祖籍江西宁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獬少年时,即有才名,词章豪伟峻整,除同榜鸿胪进士、会元,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黄中庸外,其他同辈则望尘莫及。 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第一,为皇祐癸巳科状元。中状元后,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知...
郑獬的爷爷郑建中从宁都去了安陆经商,并定居安陆;晚年领子郑五教从会同桃枝去了安陆,并考取进士;,郑五教和朱京娘在宁都桃枝期间生育了五个儿子,大儿郑弥中,二儿郑獬。郑獬幼、少、中年期一直跟随母亲在会同桃枝生活,并娶张氏为妻,后跟随母亲一并去了安陆,并在安陆再娶了继妻杨氏,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状元及...
郑獬是湖北人,是仁宗期间状元,一生经历三朝,即:仁宗、英宗、神宗,是北宋文坛一位活跃文人,虽然无法与王安石等名家比肩,但也是当时文坛一位不可或缺人物之一。他是王安石的反对者,因而遭受贬谪。他的性格刚烈,为人坦荡,敢于直谏,豪放不羁,属于一位有鲜明人格魅力的政治家和文人。他32岁的时候中状元,在此...
郑獬立即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请村民安葬他们。 郑獬为官的俸禄并不多,但他经常捐助救济百姓,因此家中从来都没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清苦。由于每日吃饭就是萝卜白菜,江陵有人背后叫郑獬为“郑萝卜”。 熙宁二年(1069年)始,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宰相,推行新法,郑獬对新法多有指责,那些对他有积怨的官吏便把他...
1、《春尽》郑獬〔宋代〕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2、《答吴伯固》郑獬〔宋代〕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笔墨又劲绝,涌纸花光流。想其...
然而,郑獬为政府工作的这段时间,主要是王安石主政时期。由于跟王安石政见不合,郑獬的仕途经历颇为坎坷,屡遭王安石排挤打压。王安石是个有思想、有追求、有作为的官员,这一点无可置疑。但在性格胸怀等方面,王安石有时却真是让人不敢恭维。如果王安石能包容他人,懂得适当妥协退让,那么他的那些改革举措,也许就...
郑獬 宋郑獬(1022-1072) 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佑五年(1053)举进士第一,授陈州通判。入直集贤院,修起居注。神宗时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迁青州。后称病求退,提举鸿庆宫。工于诗,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文辞质朴自然,风格爽朗泼辣。亦能词,俏丽隽永。著有...
本文分享的是郑獬的一首七律《春尽》。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今属于湖北人,与王安石同朝,但两人政见不同。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此诗写得是暮春时节,一位行色匆匆的旅人返回家中途中...
郑獬·宋 初看红芰小开头,今见青房结子稠。 深谢晚云怜滞客,故飞凉雨送归舟。 李道士 郑獬·宋 金鼓破南粤,山中冷不闻。 是非同一马,富贵自浮云。 吐纳龙虎气,遨游麋鹿群。 朝来问丹诀,已酌冻醪醺。 齐山晚归 郑獬·宋 饮散齐山晚,夕阳秋浦红。 不须鞭五马,十里听松风。 明月 郑獬·宋 一环明月午...
郑獬·宋 世事一毫不挂眼,放怀只用酒为年。 已从车后携一榼,更向杖头留百钱。 顾我曾传丹鼎诀,疑君便是紫芝仙。 忽如蝉蜕不复见,雨坏茅斋八九椽。 食鱼忆新开湖 郑獬·宋 柳条穿颊一双鲤,鳞插金钱腰尾长。 何日酒泉飞白浪,湖边先问把罾郎。 省中栽花 郑獬·宋 凌晨上马晚方回,不省好花开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