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人,王守仁弟子。正德六年(1511),科考会试第一,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第二年告假归乡,拜谒王守仁,讲学于赣州。宁王宸濠谋反,他参与王守仁军务。世宗即位,始回朝居官任职。 嘉靖三年(1524)二月,世宗欲尊其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守益上疏表示不同意见。受到谴责,一个月后...
当时的大奸相严嵩为了拉拢同为江西老乡的邹守益,想到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邹守益的两个未婚儿子,邹守益为了不堕入严党行列,竟使两个儿子连夜成婚,气得袁州府(今江西宜春)的严嵩对天痛骂吉安邹守益。嘉靖十年,邹守益41岁时,上书请求辞职养病。此年秋天,他由南京出发,去绍兴祭奠其师王阳明。秋风萧瑟之际,一代...
邹守益深知,真正的学问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真正的治理必须以人为本才能赢得民心;真正的担当必须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赢得尊重。这些精神品质,不仅是他一生追求的写照,也是后世学者和政治家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邹守益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的学术成果和...
邹守益,字谦之,安福人,王守仁弟子。正德六年,会试第一,以廷对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逾年告归,谒守仁,讲学于赣州。世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帝欲去兴献帝本生之称,守益疏谏忤旨被责,逾月复上疏,帝大怒,下诏狱拷掠,谪广德州判官。废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授其间。 稍迁南京礼部郎中,州人立生祠以祀。闻...
简介 邹守益 (1491-1562),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江西省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邹守益一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
邹守益 字谦之,安福人。父贤,字恢才,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大理评事,数有条奏。历官福建佥事,禽杀武平贼渠黄友胜。居家以孝友称。守益举正德六年会试第一,出王守仁门。以廷对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逾年告归,谒守仁,讲学于赣州。宸濠反,与守仁军事。民宗即位,始赴官。嘉靖三年二月,帝欲去兴献帝本生之称,守...
邹守益(1491年~1562年),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邹守益一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 邹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充分的发挥。
阳明心学的主要势力之一,就是江右王学;江右王学的核心代表,就是邹守益。邹守益在学术梯队建设、建造书院、刊刻语录、传播心学等方面,对阳明心学做了杰出贡献。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王阳明与邹守益无话不谈,将自己的心思与学术主张经常与邹守益分享,并敦促邹守益讲学必须坚守“致良知”路线,从而进一步表明邹守益之于阳明心...
邹守益一生追随王阳明求学,成为阳明信徒,终生奉行阳明学说,以传播阳明学为己任。王阳明对邹守益很是器重,称赞他”人品亦冠天下”。 为了传播王学,邹守益还利用县内书院,为四乡会讲授阳明理学精髓。春秋两季则合五郡出青原为大会,郡邑乡大夫都前往参加。这是继惜阴会后,江西又一个闻名中国的学术盛会,来自江西乃至全...
邹守益,明江西安福人,字谦之。邹贤子。王守仁门人。正德六年会试第一。授翰林编修,逾年告归,谒守仁,讲学赣州。辅守仁平定宁王宸濠反事。世宗即位,还任。以直谏被谪广德州判官。在州建复初书院,讲学其间。累迁南京国子祭酒,复以直谏罢官。居乡讲学,从学者甚众,称“东廓先生”。谥文庄。有《东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