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种智是《般若部》经典中所说的“三智”之一。三智是: (1)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相,总相即空相也; (2)道种智,菩萨智也,知种种差别之道法者; (3)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根据《现观庄严论》及其狮子贤论师大小疏解说,获得道种智的最低阶...
道种智是什么意思 道门祖师 “道种智”乃佛教术语,亦名“道种慧”、“道智”,乃获一切智、一切种智之基,贯穿于修习佛道之始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有云:“初发心乃坐道场(成佛),于其中一切善法尽名为道;此道中分别思惟而行,是名道智。”此智慧乃遍知世间、出世间一切道门差别之智慧,乃菩萨之“不共...
三观:空、假、中。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送TA礼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20 09:16回复 四十九hcl 含章可贞 15 空观:六虚;道也。一切智:六虚;道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20 09:18 回复 四十九hcl 含章可贞 15 假观:除了“离、坎、既济、未济”的六十卦。道种智...
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 智慧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 一切智,是根本智慧,是通达事物总相的智慧,也就认识一切法空相的智慧,又叫无分别智、根本智。声闻、缘觉、菩萨都是有一切智。 道种智,是了解事物差别相的智慧,是大乘菩萨的智慧,又叫差别智、后得智。 只有佛的智慧才叫“一切种智”,才是...
道种智,《般若部》经典中提到的三智之一,指的是菩萨所具有的智慧,能够理解各种不同的法门。与声闻和缘觉的切智不同,道种智关注的是具体法门的差别。根据《现观庄严论》及其狮子贤论师的大小疏解,道种智是在菩萨见道阶段开始获得的智慧,这种智慧贯穿于菩萨从初地到佛地的整个修行过程。道种智...
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三智是出自《大品般若经》。《大品般若经》是大乘佛法早期的经典,是大乘佛教三系的第一系,般若中观系、性空唯名的根据。所谓《大品般若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六百卷的《大般若经》,藏传称为十万颂,就是有十万个偈颂,每一个偈颂是四句,所以,十万颂等于是四十万句...
智慧有三种层次,分别是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一切智,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认识到所有现象的本质都是空,这是二乘修行者所达到的智慧境界。这种智慧洞察到万物的虚无,强调了事物的无常和无我性质。道种智则更进一步,超越了一切智的空性认知。它是在认识到万物空的基础上,理解到即使在空的层面...
‘道种智’是指知道宇宙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的智慧。‘一切种智’,就是对本体界与现象界,两者之间完全通达明了。这些智慧并非只是一种领悟,它还具有觉悟的作用。对于宇宙人生,过去、现在、未来完全明白,一点也不迷惑,这才叫‘觉’。了解佛的定义后,自不难知道学佛乃是学习佛的智慧、觉性,以此看破世间。佛教认为...
种性,也可以解释成种种,因为,大乘的佛法法门非常多,就是各种各样,各种各样的佛法都是适应各种各样种性,各种各样根机而安立的,这叫道种智,道种智是菩萨再修行,再修行。如果已经修行圆满的,我们称之为果。果报的果;道是还在途中、走路中,还在修行。道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就是阿罗汉果或者是佛果,这...
为三智之一。即遍知世间、出世间一切道门差别之智慧,此种智慧乃属菩萨之‘不共智’。又称一切道种智、道种慧、道智、道相智。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之说,于六波罗蜜中,能行分别思惟之智,称为道种智,又指广学一切道法以济度众生之菩萨智。天台宗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中之假观,而谓其乃破除尘沙惑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