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根本,包括“仁义礼智”等精神方面,也应该依从于“道”。在第二十一章中他写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八章说:“常德不离”、“常德乃足”,可见“道”是“德”之本。在本章中老子将传统所说的道德,分为“上德”、“下德”,其中下德又包括“上仁”、“上义”、“上礼...
故去彼取此。 【注释】 [1]上:推崇,以之为上。 [2]下:贬抑,以之为下。 [3]无以为:无意作为,无所企图。 [4]攘:伸出。 [5]仍:引,拽。 [6]前识者:有先见之明的人。 [7]处其厚:立身敦厚。 【解析】 推崇仁德的人不去特意修缮德行,却拥有...
那些看似超越时代的思想主张,站在道的角度来看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要笃守忠信,排除虚礼,要遵循规律,不要提倡看似超越的思想主张。所以要舍弃虚礼,笃守“大道”。【解析】老子把政治分为两个层次,无为和有为。无为表现为“道”与“德”,有为表现为“仁”“义”“礼”。他又把“...
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大家好,这里是三宝易学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首先我们来先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
第三十八章:揭示内在德行的至高境界 老子在道德经中揭示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他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德行层次。上德,即真正的德,它并非刻意追求外在的彰显,而是自然流露,无为而有德。这种上德犹如水之于源头,顺应自然的律动,无形中显现其德行的力量。相反,下德者过于注重形式,过分追求,反而...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修德之德龙元富律师6201:45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修德之德龙元富律师6101:37 《道德经白话》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吉生学堂2.2万06:01 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38.2今译Joanne静境能量疗愈师722201:32 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38.3引述Joanne静境能量疗愈师717402:00 道德经 第...
所属专辑:《道德经》原文译文和解析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 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ZT】《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解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道德经》解析第三十八章:处实去华。处世治商底层认知系列 【注释】 [1]上:推崇,崇尚。 [2]下:贬抑。 [3]无以为:无意作为,无所企图。 [4]攘:伸出。 【译文】 真正有德的人并不会去刻意表现出自己的德,所以他才是真正的有德,不是真正有德的人处处表现自己的德,所以他是没有德的。真正崇尚德的人...
《道德经》解析第三十八章:处实去华。处世治商底层认知系列 【注释】 [1]上:推崇,崇尚。 [2]下:贬抑。 [3]无以为:无意作为,无所企图。 [4]攘:伸出。 【译文】 真正有德的人并不会去刻意表现出自己的德,所以他才是真正的有德,不是真正有德的人处处表现自己的德,所以他是没有德的。真正崇尚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