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记载:道安法师俗姓卫,出家后跟随师父改姓竺,后随佛陀,以“释”为姓。此后,沙门纷纷相应,开创了以“释”为姓的时代。直到今天,出家僧侣皆以“释”为姓,天下佛教是一家,都是释迦摩尼的弟子。道安法师 公元312年前后,后赵都城发生饥荒,粮食价格高涨,道安就出生在这个时候。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
一、东晋时期的道安法师(312年~385年) 个人简历: 道安法师,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世寿74岁(一说72岁)。他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市)一个读书人家,自幼聪慧,但因父母早逝,被姑家表兄收养。7岁开始习学《诗》《书》,12岁出家投身佛门,后在寺院中努力学习佛典,逐...
元康法师《肇论疏》说:“安法师立义以性空为宗,作性空论;什法师立义以实相为宗,作实相论。是谓命宗也。”又僧睿法师《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说:“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以来,虽日讲肄,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对于道安法师的学说都备加颂扬,也的确是函盖相称的。
正与后来所传菩萨戒的精神相符;在禅定方面,道安法师的定力“雷霆不能骇其念,火燋不能伤其虑”,同时还能够发生种种神变;在智慧方面,受到佛图澄大师以般若为宗的影响,道安法师毕生致力于《般若经》的研究与弘扬,并且强调要披开繁复的文句体会它的精神实质。
一代高僧:道安法师 道安法师 道安法师(1907—1977年),俗名傅锡鋆,湖南祁东县灵官镇桃源村二组人。1926年随父出家于衡阳县云峰山佛国寺,次年参禅于衡南县岐山仁瑞寺,1929年任仁瑞寺客堂知客,1930年赴南岳龙池岩洞闭关,18个月后下山于南岳佛学讲习所力究教理,以期弘禅阐教普利人天。1931年后弘化于湘、桂、粤...
一代高僧:道安法师 苏州灵岩山寺道安法师 德星陨落,人天同悲。苏州灵岩山寺道安法师,于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农历十月廿四日)晚九时四十分在苏州灵岩山寺安详示寂,世寿九十二。敬请莲友念佛回向老法师,往生极乐,莲品高增。祈愿老法师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在佛教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的大德高僧,他被誉为“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其貌不扬却慧根独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500人之多的庞大僧团,统一出家僧尼的姓氏为“释”,他就是东晋道安大师。 自汉以来,佛学有两大系,一为禅法,一为般若,道安大师是二系佛学之集大成者。道安大师著述、译经很多,对佛教贡献很...
前情提要前秦苻坚攻下襄阳后,把道安法师「请」到长安弘法,道安法师一生主要事迹为:一、创立本无宗,二、建立僧团生活戒律以及出家人都姓释,三、长安译经。道安大师生前曾向苻坚举荐过鸠摩罗什法师,不幸罗什法师长期阻于凉州;后来罗什到长安时,道安已殁16年。在苻坚攻打淝水之战前,公元382年,派了吕光前往...
至于大乘般若类经典,则是道安特别重视和关心的方面。道安在襄阳和长安时,每年至少讲两次西晋无罗叉所译的《放光般若经》。他对经中“诸法性皆空”的“空”以“本无”加以解释,创立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中的“本无宗”。他在长安组织弟子对以往所译属于大品《般若经》的《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
自汉代起,佛学主要有禅法与般若两大分支,道安堪称这两大分支融合的关键人物。他首倡“本无”学说,位列般若学六家之一;还设立戒规,提议僧侣以“释”为姓,此规则被后世传承。其门徒众多,慧远、慧持等知名高僧皆出自他的教导。道安法师在当时译经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他的引领下,译出诸如《四阿含》《阿毗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