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程速比系数定义**: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机构从动件在工作行程(慢行程)与空回行程(快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计算公式为 \(K = \frac{180° + \theta}{180° - \theta}\)(其中θ为极位夹角)。 2.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分析**:该机构中,滑块的极限位置对应的曲柄两位置夹角(极位夹角θ)为0°,...
为描述该特性引入行程速比系数。当机构处于往复运动的极限位置时,原动件对应的两位置间所夹的角称极位夹角θ,行程速比系数K=(180+θ)/(180-θ),K值越大,K=1时。结果一 题目 什么是行程速比系数K 答案 当执行构件作往复运动时,正方向与反方向平均速度不相等时机构具有急回特性。为描述该特性引入行程速比系数...
蜗杆传动中速比k=蜗轮齿数z2/蜗杆头数z1。某电梯曳引机采用双头蜗杆驱动40齿蜗轮,理论k=20。考虑制造精度影响,实测k=19.8,符合GB/T10085-2018规定的公差范围。特别要注意自锁条件,当导程角γ≤当量摩擦角ρ时,传动不可逆,此时k值需结合摩擦系数μ计算,μ取0.08时临界k值约为15。 液力变矩器速比计算涉及泵轮、...
行程速比系数k的计算方式因应用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 航海领域: 公式:k = √(C/T) 其中,C为阻力系数,T为推进系数。 机械系统: 公式:k = (180° + θ) / (180° - θ) 这里,θ是极位夹角,描述了从动件在往复摆动时快速行程与慢速行程的平均角速度的比值。 机械设计基础:...
解析 1.4 行程速比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 K = (180° + θ) / (180° - θ), 其中θ为极位夹角。在摆动导杆机构中,极位夹角θ等于导杆的最大摆角φ。已知φ = 30°,即θ = 30°。代入公式得: K = (180° + 30°) / (180° - 30°) = 210° / 150° = 1.4。 题目参数完整,计算成立。
有急回运动时,K=(180+B)/(180-B),B>0;无急回运动时,K=1,B=0 1. **关系推导**: 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从动件往返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当机构存在极位夹角B(B≠0°)时,曲柄摇杆机构在往返行程中的曲柄转角分别为(180°+B)和(180°-B),速度比为(180°+B)/(180°-B),即K=(180+B)/(180-B...
行程速比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k=/。具体说明如下:定义:行程速比系数k用于衡量机构的急回运动的相对程度,它是从动件往复摆动时快速行程与慢速行程平均角速度的比值。公式解释:在公式k=/中,θ代表从动件的摆角。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从而了解机构的急回特性。应用背景:在曲柄...
行程速比系数K,又称为传动比或速度比,是描述机械传动系统中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角速度(或线速度)比例关系的物理量。它反映了传动装置中主动件与从动件的转速或移动速度的相对关系。 二、计算公式 行程速比系数K的计算公式通常为: [ K = \frac{\omega_1}{\omega_2} ] 或者对于线性运动: [ K = \frac{v_...
行程速比系数K用于衡量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在曲柄摇杆机构等机构中,当主动件匀速转动时,从动件的往复运动所需时间可能不同:例如,摇杆返回行程(空回)比工作行程快,表现出“急回”现象。K的计算公式为K=(180°+θ)/(180°-θ),其中θ为极位夹角。K>1时机构具有急回特性,K值越大急回效应越显著。因此题干...
行程速比系数K 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指机构在主动件匀速运动时,从动件在往返行程中速度不等的现象。行程速比系数K定义为从动件快行程平均速度与慢行程平均速度的比值,其计算公式通常为K = 180° + θ / 180° - θ(θ为极位夹角)。急回特性的存在使得机构在特定应用(如往复机械)中可提高效率,而K直接量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