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然而在一些案件中,“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等“过罚不当”情况依然存在。在最高检办理的一起案件中,年过七旬的个体经营户曾某因销售1瓶价格为78元的过期葡萄酒被罚款5万元,曾某认为处罚过重...
过罚不当在工商行政处罚中的例子主要涉及到对同一违法行为重复罚款或罚款数额不合理等问题。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过罚不当的定义与表现 定义:过罚不当指的是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未能准确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给予合理、适当的处罚,导致处罚过重或过轻,显失公正。 表现:在工商行...
过罚相当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科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应与违法行为人的违法过错程度相适应,确保处罚既不过重也不过轻,避免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情况。这一原则是我国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过罚不当的表现形式 过重处罚:即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施加的处罚超出了其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
但金国坤也指出,按照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处罚应该和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主观过错相一致,也就是“过罚相当”,罗某夫妇销售5斤超标芹菜的行为属较轻微的违法行为,处以6.6万元罚款确属“过罚不当”。行政处罚法第33条第1款规定了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制度,即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
行政 行政处罚 行政复议 司法审查 过罚相当 明显不当 变更 基本案情 2020年4月30日,被告某某区市场监管局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转《举报登记表》,被告执法人员于2020年5月6日进行了现场调查。经现场核查未发现任何食品、药品。2020年5月20日被告某某区市场监管局决定立案调查。被告某某区市场监管局持举报人...
吴晶表示,这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首违不罚’适用模糊易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频发,有损法律的公正和权威。”另外,吴晶认为,在现实中,行政相对人行为很难符合法定减轻情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明知“过罚不当”,也仍然不愿、不敢适用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的裁量标准和规则...
5.(2分)漫画 《过罚不当》 旨在说明(D)过罚相当、、宽严相济只卖了检验几块钱!不合格重罚! A.行政机关要加重执法力度 B.立法机关必须要科学立法 C.公民应增强尊
张雪樵介绍,检察机关在办案中也发现一些涉企“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等“过罚不当”案件。检察机关针对此类问题,一是加强涉市场主体行政诉讼监督,推动行政处罚符合比例原则。比如刚才提到的曾某一案,销售1瓶价值78元的过期红酒被罚款5万元,罚款数额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法定最低处罚标准,但...
依据《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上述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应该先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上述案件直接适用食品安全法的较重罚款,违背了“过罚相当”原则,不利于保护涉案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在充分调查核实后,2024年8月,该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制发检察...
过罚不当行政处罚案件的发生,究其原因,可能存在一些地方逐利执法、一些执法机关执法程序不规范、一些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一些执法人员滥用行政权力等主观过错因素。但不可否认,一些客观因素也影响着执法人员正确适用过罚相当原则。 一方面,某些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确实难以预测评估。过罚相当原则要求处罚与社会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