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所谓辨证,即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病证。所谓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六经辨证是东汉张仲景创立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医家所尊崇。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说明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部位、病变性质、邪正盛衰和病势趋向及其传变规律。通过六经辨证可辨别病变部位在表或在里,在腑或在脏;可判断疾病的性质,如三阳病证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属...
辨证论治,不仅是认识与解决疾病的智慧之旅,更是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独有的璀璨瑰宝,其精髓深远而独特,它不仅超越了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对症治疗范畴,亦非现代医学单纯基于病理诊断的“辨病治疗”所能企及。它宛若一位深谙世事的智者,洞察疾病演变的万千气...
总之,提高辨证论治水平,除辨证准确外,应根据不同的人、体质,不同的时间、季节以及不同的地理位置选方用药。
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集》中有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这是“辨证”一词的最早记载,且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都以“辨××病脉证并治”为标题,讨论各种病...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一大特色,其实质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方法,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等多个层面。辨证,即是对疾病表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理解,是中医对疾病本质认识的关键环节。它要求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全面收集病情信息,然后运用中医的理论知识,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这一...
中医的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它主要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一、辨证 辨证,即认证识证的过程。它是指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等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
已经揭示出病性,标明了病位的更为全面完整的证候,则是中医日常用来表述辨证诊断概念的具体证候。具体证候,尤其是具体的复合证候,可以较全面而有重点地反映患者现时的病机特点,揭示其病因,表明病况,反映病性,标出病位等,从而可为治疗提供依据并指引方向。因此对于各种具体证,特别是多级复合的具体证,其文字...
“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一直被称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医学的特征性标志。近几年有学者提出这两个说法源于五、六十年代的中医院校教育,历史上并不以这样的说法为主。由此,以证明“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并不是中医学的本原学说。而且认为辨证论治的说法掩盖了辨病论治的传统思路,论据之一就...
脏腑的发病规律,主要由于功能、气质的失常影响到本 脏所居、本经所循的部位以及本脏所主的器官发生自觉与他觉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说是辨证的主要着眼点。 1、肺病辨证: 肺之气,司肃降,开窍于鼻,因此肺脏病变的主要表现在 呼吸系统,其主要症状为咳、喘,以及痰涕、声音、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