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听了赵烈文的话,没有再进行反驳,他认为:"日夜望死,忧见宗庙之陨落",他也预感到清朝即将灭亡。 曾国藩手下幕僚很多,他找赵烈文来聊天,主要商议如何应对乱局,此时赵烈文已经是曾国藩的最为信赖的机要参谋。面且赵烈文还有一个身份,此人精通甚多,易学、佛学、军事、经济等他都有所研究,虽说不上知天文地理,但赵...
曾国藩平时跟赵烈文说话都是十分自在轻松,少有严肃。有一次,赵烈文要去看望曾国荃,曾国藩说你可以坐轮船往返,半天就到了。赵烈文还是要坐民船,这样能经过芜湖,跟朋友一起去看黄山。曾国藩哈哈大笑说:“你家里过得很清苦还放浪山水,真是陶渊明、谢灵运一类的人物啊。”赵烈文收到曾国藩亲自题写的扇面“千古江山...
赵烈文辞官后接连娶了两个妾,加上此前的一妻二妾,一生娶了5个妻妾。最后迎娶的两个妾是亲姐妹,一个叫大俞,一个叫小俞。据赵烈文自己说,这两个妾都非常漂亮,一个“清逾秋月”,一个“丽胜春葩”。一介书生,衣食无忧,坐拥书城,妻贤妾艳,赵烈文十分满意这样的生活,在日记里感叹“吾老是乡,虽万户侯不易也。
而在曾国藩那里,赵烈文则开始有意识地与之深谈“天命”与“国运”。在赵烈文看来,此时的曾国藩应该静心去领悟天命自知,国运难为的道理。赵烈文曾多次对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汝之才能,亦须让一半于天。”此前,曾国藩多是不以为然,但到了同治六年七月间,赵烈文再说此话时,他开始渐悟了。由知天命,到参国...
赵烈文上来就“放大招”,说清廷寿命最多还有50年,并预判了清廷灭亡后还会出现军阀割据的乱象。“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采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赵烈文)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国藩听完后,惊得...
如最后一次赴江宁应试、太平天国兴起及与湘军在长沙、武昌、南昌等地的攻战,以及受曾国藩聘,第一次赴南康大营的始末与细节,另外还记录了青年时的赵烈文在家乡的日常生活,如碑帖购藏、经方研记、山水游历、参与绿梅庵词会的文学活动等等。内容与《能静居日记》适相衔接,甚有裨于了解赵烈文早期的生活与思想。 似...
赵烈文笔下的太平军:冒着炮火奋力拼杀,无奈湘军枪炮众多,血肉之躯终究挡不住钢铁弹药。一系列机动战后,陈玉成成功把多隆阿、李续宜、鲍超、成大吉等湘军调走。但是,自己的一万多兵马,也被曾国荃诱骗,投降后全部被处死。安庆之战到了最后关头,陈玉成没有补给,太平军叛降清军并不少。赤岗岭后面三大营,以及...
赵烈文,1832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监生出身,任曾国藩幕僚数年,后任磁县知县,易州知州。赵烈文 寥寥数语(47个字符)的介绍,似乎与标题中“超级”二字不相配,但这就是事实,平凡外表下掩盖了非凡的才华。赵烈文的父亲赵仁基官至湖北按察使,因此赵烈文算得上是“官二代”。但自幼读书的赵烈文却屡试不第...
赵烈文,晚清时期曾国藩的幕僚,被誉为奇人,他预言大清将在50年内走向灭亡。这一惊人预言,竟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一一应验。赵烈文与曾国藩之间,亦师亦友,后者对他深信不疑,视为最得力的参谋和弟子。在一次深夜的交谈中,两人探讨了当时的政治局势。赵烈文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向曾国藩揭示了大清未来的...
赵烈文是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曾国藩的重要幕僚之一,他在历史上以其聪明才智和出色的谋略而闻名。关于赵烈文的“自保传奇之谜”,可以从他的生平、与曾国藩的关系以及他在动荡时代的经历来探讨。赵烈文(1820年-1890年),字子华,号德修,湖南岳阳人。作为曾国藩的重要助手,他在湘军的建立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