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 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 (4分) 2.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5 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回答问题。 (8...
《赠从弟》是魏晋时期刘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泛泛东流水, 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 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 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 懿此出深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东流水中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水中的石头、苹藻以及繁茂的华叶,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丽...
诗词《赠从弟》是刘桢在魏晋时期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皇集南岳。 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 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 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 将须圣明君。 诗意: 这首诗以凤凰集聚在南岳山上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刘桢对自己的从弟(弟弟)的赞美和期望。诗人比喻...
赠从弟【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刘桢。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从弟,堂弟。(1)这首诗第一句中“亭亭”表现出松树___的形象(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正确的一项是___A.这是一...
刘桢《赠从弟》原文、注释及解析 〔原文〕 赠从弟 [汉] 刘桢 亭亭山上松②,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④,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本篇选自《文选》。共三首,这是第二首。从弟,堂弟。 ②亭亭,端正立着的样子。 ③瑟瑟,强烈的风声。 ④惨悽,严酷...
赠从弟刘桢(东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刘桢,东汉名士。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笔写挺耸而起的山上亭亭之松,先写主体,后写背景,使描写对象有“突兀撑青穹”的...
原文: 赠从弟˙其一 东汉˙刘桢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翻译: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蘋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
赠从弟【作者】刘桢【朝代】东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1选自《建安七子集》卷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从弟,堂弟。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2亭亭:挺拔的样子。3一何:多么。4罹(li四声)凝寒:遭受...
题目是“赠从弟”,内容是歌咏松柏,尾联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和情操,以此自勉,也勉励从弟。涧底寒松赋》全文借寒松自喻,抒发作者孤高自赏、傲岸挺拔的心态,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不平。写寒松的形象:“磊落殊状,森梢峻节,紫叶吟风,苍条振雪。”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