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汉纪三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汉纪三原文及翻译 起屠维大渊献,尽重光赤奋若,凡三年。 起(己亥,公元前202年),止(辛丑,公元前200年),一共三年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公元前二零二年)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 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
太史公对项羽功绩、地位的评价似乎言过其实:其一,“将五诸侯灭秦”的领袖是楚怀王熊心,项羽只是熊心任命的五路攻秦主将之一,有全歼章邯军之功,但推翻秦朝、溃灭百万秦军的功劳不能全算给项羽;其二,所谓“政由羽出”,是将项羽定义为一朝君主,太史公作项羽传时,以“本纪”名之,跟秦始皇、汉高祖一样。事实上,...
硃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藤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待间言于上,如硃家指。上乃赦布...
汉纪三,己亥(公元前202年)—辛丑(公元前200年),共3年 太祖高皇帝中 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 1.冬天,十一月,刘邦率领人马追击项羽,一路追到了固陵县,与齐王韩信、魏国国相彭越定好日期共同伐楚,但是韩信和彭越都没有如期现身,以至于汉军在这场战争中惨败。 刘邦撤退,严守堡垒,问张良:“齐国和魏国都不听我的...
《资治通鉴·汉纪三》翻译及注释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 冬季,十月,汉王刘邦追击项羽到达固陵,与齐王韩信、魏国的相国彭越约定日期合击楚军。但是韩信、彭越的军队没有来,楚军攻打汉军,大败了汉军。汉王于是重又坚固营垒加强防守,并对张良说:“诸侯不遵守信约,怎么办啊?”张良答道:“楚军即将被...
《<资治通鉴>研读》55: 汉纪(三) 汉纪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到公元前200年结束,共计三年时间。) 这年冬十月,刘邦追击项羽到达固陵,和韩信、彭越所...
《<资治通鉴>研读》58: 汉纪(三) 鸣镝弑父 夏五月丙午日,刘邦尊奉刘太公为太上皇。 当初,匈奴人畏惧秦国,向北迁徙了十多年时间。秦朝被灭后,匈奴慢慢向南渡过黄河。单于头曼的太子名叫冒顿(音mò dú,莫独)(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74年)。头曼后来又有了新欢阏氏,生下小儿子,单于想废掉冒顿后改立小儿子。这时...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郎中骑杨喜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资治通鉴》第11卷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 【原文】 韩信至楚,召漂母,赐千金。召辱己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此。” 【译文】 韩信到了楚地,召见曾经分给自己饭吃的那位漂洗丝绵的老妇,赐给她一千金。又召见曾经...
下面是故事四则摘自《资治通鉴·汉纪三》 故事一 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酒宴,高帝说道:“各位列侯、各位将军,不要对朕隐瞒,都来说说这个道理: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之所以失掉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呀?”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掠地,攻取了城邑、土地就分封给他,与大家同享利益;项羽却不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