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单从资产管理,或单从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可以说,这一理论在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大步,延至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使银行在安排资金结构和保证获取盈利方面困难增加,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由此产生了均衡管理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为各种放款及投资,而负债主要为各种存款,费用收入、或投资人委托之资金。因此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即在于使银行以有限的资金,在兼顾安全性、流动性、获利性及分散性的情况...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强调资产与负债在规模、结构和偿还期上的对称与平衡,以实现银行整体效益最大化。资产负债综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 01 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其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而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负债,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1)规模对称原理规模对称原理指从总体上管理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必须与负债来源的规模相对称。动态平衡。(2)结构对称原理: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及利率结构对称,浮动固定的对称等。
答:1)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主要是指:在融资计划和决策中,银行主动地利用对净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协调和控制资金配置状态,使银行维持一个正的净利息差额和正的资本净值。 2)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主要方法有:资金匹配法、...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简称ALM)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规划和管理,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目标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体系。本文将介绍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以及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 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指企业或金融...
现代负债管理理论 2.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现代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筹措资金,从而扩大银行资产规模,提高盈利性。 其主要包括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 购买理论产生的背景是金融工具的创新、货币市场的发展、金融管制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从而促使商业...
也就是说,科技进步引起的交易成本降低才是金融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动因,加速企业创新活动进程。该理论将金融创新活动归因于交易成本降低,对前两种理论形成了有效的补充,但该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的降低完全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观点是狭隘的,且忽略了外部冲击的影响。(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随着金融市场日益成熟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