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但其对政治更迭、社会变动较为排斥。
《谷梁传》是《春秋谷梁传》的简称,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作者穀梁赤。汉程国学提供谷梁传全文、拼音、译文赏析以及全文朗读mp3,是学习《谷梁传》的最好选择。
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春秋时鲁国人穀梁子,穀梁子将它写记录下来,学者认为此书原本是口头传授,其成书时间是在汉朝,由学派门人集结而成。《穀梁传》的解经风格比较平实,与惯说高言大义的《公羊传》形成对比。 作者:榖梁俶 春秋谷梁传 隐公(元年~十一年) 桓公(元年~十八年) 庄公(元年~...
《春秋谷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 简单概述 《谷梁传》是《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的简称,是为《春秋》作注解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谷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
《谷梁传》原文节选 庄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继弑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不忍即位也。 三月,夫人孙于齐。孙之为言,犹孙也。讳奔也。接练时,录母之变,始人之也。不言氏姓,贬之也。人之于天也,以道受命;于人也,以言受命。不若于道者,天绝之也。不若...
《谷梁传》亦称《春秋谷梁传》、《谷梁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谷梁传疏》,清朝钟文烝所撰...
就是不要急着追杀已经逃远了的乱臣,而应该遵循兄弟之间相亲相敬的道德。 作者简介: 谷梁赤,战国经学家。名或作喜、寘、俶,字子始,山东省菏泽定陶人。相传为子夏弟子。治《春秋》,初仅口说流传,至谷梁赤,为《春秋》残亡,多所遗失,乃为经作...
《谷梁传》翻译 《⾕梁传》翻译 隐公卷第⼀(起元年尽三年)隐公元年 (公元前七百⼆⼗⼆年)经元年,春,王正⽉,【译⽂】隐公元年,春天,是周历正⽉,【译⽂】即使没有事,也⼀定记正⽉,是表⽰重视君王的开始。对隐公为什么不记载即位⼆字呢?是为了成全隐公的⼼愿。怎么是成全...
《谷梁传》和《榖梁传》是同一部儒家经典的不同写法,两者均指对《春秋》进行注解的“春秋三传”之一。其差异源于汉字繁简转换的用字习惯,“榖”是“谷”的繁体字,因此两种名称均可使用,内容与学术价值完全一致。以下从历史背景、用字演变、学术定位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历史背景...
【出自】《春秋谷梁传·桓公五年》【释义】可信的,就作为可信的流传下去;可疑的,仍作为可疑的流传下去。8、 财尽则怨,力尽则怼。【出自】《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一年》【释义】财富耗尽了,人们就会心生怨恨;国力耗尽了,人们就会心怀不满。9、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出自】《春秋谷梁传·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