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调中饮 别名调中饮子 处方肉豆蔻半两,白术(炮)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茴香半两,缩砂仁半两,甘草(炙)半两,藿香3钱,桂心3钱,槟榔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调中饮子(《准绳·幼科》卷七)。
按:调中汤,与五积散大同小异,乃表里兼并之药,故用以治食积挟外感发热证。若调中饮则全用平胃,而兼干姜、黄连辈,专主食积发热,却与表邪无预也。即如中满分消丸分消汤之寒热攸关,用者不可不审。 调中饮 治食积类伤寒,但身不痛者。 苍术(泔浸,麻油炒,二钱) 白术(生) 厚朴(姜汁炒) 陈皮(炒) 甘草...
水煎,去滓,磨木香汁少许调服。
药方名称加减调中饮 别名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山楂、神曲、枳实、草果、黄连、干姜。 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头疼,发热恶寒,气口脉紧盛,但身不痛。 用法用量加味平胃散(《玉案》卷二)。本方方名,《医学入门》引作“平胃散”。
名称: 补益调中饮 别名: 补益调中散 处方: 芍药(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续断1两,芎?(锉)1两,白术(锉,炒)1两,柴胡(去苗)1两,李根白皮(生,锉,焙干)1两,乌梅(去核)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曾伤3-4月胎。 用法...
调中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医生回答: 调中饮的功效与作用是调理脾胃,用于治疗小儿胃气不和,主要的药物成分是肉豆蔻、白术、人参、陈橘皮、诃子、茴香、缩砂仁、甘草、藿香3钱,桂心、槟榔等等,用药的过程当中需要让孩子吃一些流质或者是半流质的食物,尽量保持清淡的饮食结构,尽量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不易消化或者是过...
加减调中饮功能主治:食积类伤寒,头疼,发热恶寒,气口脉紧盛,但身不痛。加减调中饮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山楂、神曲、枳实、草果、黄连、干姜。
补益调中饮 别名补益调中散 处方芍药(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续断1两,芎?(锉)1两,白术(锉,炒)1两,柴胡(去苗)1两,李根白皮(生,锉,焙干)1两,乌梅(去核)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 伤寒夹食停滞不前,头痛畏冷,不畏寒,气口脉紧盛。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 水煎,温服。 牙龈摘抄特异 《鲁府禁方》卷一 加味调中饮的功效许多 ,针对一些症状真的是很有实际效果的, 可是大伙儿在服食的情况下還是要多掌握一些,看一下自身是否 合适吃,防止导致身体不舒服。
补益调中饮功能主治:治妇人曾伤3-4月胎。补益调中饮组方:芍药(锉,炒)1两,当归(切,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续断1两,川芎(锉)1两,白术(锉,炒)1两,柴胡(去苗)1两,李根白皮(生,锉,焙干)1两,乌梅(去核)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