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女子出嫁前采集蘋藻,举行祭祀,向祖宗告别。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注释】 1、蘋、藻:水草名。 2、行潦:流水。 3、湘:烹饪供祭祀的牛羊。 4、宗室:宗庙、祠堂。牖(有yǒu):窗。
《采蘋》这首诗描写了贵族女子出嫁前奴隶们采摘苹草、水藻,置办祭祀祖先等活动,真实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江汉流域南方女子出嫁前的风俗。 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采蘋》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苹、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
采蘋赏析 《采蘋》是一首与上古时期祭祀风俗有关的诗歌作品,古代学者多视之为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如《毛传》说:“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旨在描写女仆们为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
诗经·国风·召南 01 《召南·采蘋》 于以采蘋、南㵎之濱。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維筐及筥。 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于以”,即于何?往何处去? “蘋[pín]”...
《诗经》国风·采蘋周朝 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著 大 中 小 yú于yǐ以cǎi采pín蘋??nán南jiàn涧zhī之bīn滨。。 yú于yǐ以cǎi采zǎo藻??yú于bǐ彼háng行lǎo潦。。 yú于yǐ以chéng盛zhī之??wéi维kuāng筐jí及jǔ筥。。 yú于yǐ以xiāng湘zhī之??wéi维qí锜jí及fǔ釜。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采蘋全文及译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
【诗经 召南 采蘋】于以采蘋①?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②。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③。于以湘之④?维锜及釜⑤。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⑥。[注释]①蘋:水草名。②行潦(hong lao):沟中枳水③莒(ju): 圆形的竹筐。④湘,烹煮。⑤锜:三角锅。釜:无足锅。⑥齐:同“...
春秋.诗经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翻译 注释 文论 风格 书签 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
《采蘋》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属于“国风·召南”部分。全文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拼音标注yú yǐ cǎi píng? nán jiàn zhī bīn.yú yǐ cǎi zǎo? yú bǐ xíng lǎo.y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