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时任上海《解放日报》的编委,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在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说,吴晗身为明史专家却不惜歪曲历史史实编造出一个完美形象的假海瑞,剧中的“退田”和“平冤狱”都不是史实,历史上的“退田”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保护了一些中小地主和富农,而剧中却说成是保护贫雇农,...
文/姚文元 1965年11月10日版《文汇报》 从一九五九年六月开始,吴晗同志接连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许多歌颂海瑞的文章,反复强调了学习海瑞的“现实意义”①。一九六一年,他又经过七次改写,完成了京剧《海瑞罢官》,还写了一篇序,再一次要求大家学习海瑞的“好品德”。剧本发表和演出后,报刊上一...
编者按:姚文元同志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这 篇文章,对海瑞这个历史人物和《海瑞罢官》这出戏,提出了很重要的批评意见。 我们认为,对海瑞和《海瑞罢官》的评价,实际上牵涉到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历 史剧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历史和怎样用艺术形式来反映历史人物和历 史事件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思想界中存在种...
1965年11月10日 姚文元 从1959年6月开始,吴晗同志接连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许多歌颂海瑞的文章,反复强调了学习海瑞的“现实意义”。1961年,他又经过7次改写,完成了京剧《海瑞罢官》,还写了一篇序,再一次要求大家学习海瑞的“好品德”。剧本发表和演出后,报刊上一片赞扬,有的文章说它“深寓着丰富的...
也就是在此地:居住是香山路9号小楼时的姚文元接到了撰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任务,于是他便在“绝秘状态”下写了一稿又一稿。期间他有空也会去武康路2号·时为市委写作小组办公地去透透气,据事后徐景贤和朱永嘉等回忆说:姚文元有时会与组内有明史底子的学者私下进行些交流,平时不多言语。大家知道他有任务...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965年11月10日 从1959年6月开始,吴晗同志接连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许多歌颂海瑞的文章,反复强调了学习海瑞的“现实意义”。1961年,他又经过7次改写,完成了京剧《海瑞罢官》,还写了一篇序,再一次要求大家学习海瑞的“好品德”。剧本发表和演出后,报刊上一片赞扬,有...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是发表于1965年11月10日的上海《文汇报》的文章,作者姚文元,文章发表后,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写作背景 1965年初,江青在上海与张春桥共同策划,由姚文元写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整个写作过程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1967年2月,毛泽东在一次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