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你以前说过知识分子不同类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理想,在这个时代还可以继续吗? 许倬云:应该继续,但是现在是新的理想没有出现,旧的理想被放在一边。我们没有机会再培养一批知识分子,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是cyber知识分子(网络知识分子),是检索机器,不是思考者。
#十三邀许知远再访许倬云# 许倬云先生是作家王小波的老师;1984年王小波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读书,便受许倬云先生的指导。许倬云先生曾在文章里回忆与王小波的讨论课,“我们的对谈无所设限,任其所之。小波的朋友大约都知道,他坐姿松松散散,我也一直有坐不直的毛病,师生二人东倒西歪,倒也自由自在。”“人生是很意外的,后...
第8期:许知远对话吕燕 一切都像在看戏,而你身在戏中_高光片段 2024-12-03 631|00:58 十三邀 第八季丨养老行业:抓了老人,就抓了家族 2024-10-31 777|01:02 十三邀 第八季丨养老行业的健康财富规划师多有钱?年入两百万! 2024-10-31 1.9万|00:36 十三邀 第八季丨刘彩琴回应丈夫出名:在他心里 谁也跟...
“一个‘不会演’的人,当置身于一个新环境里,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真实的,会诞生浅层次的戏剧性,以及更深层次的内容张力。”2019年,《十三邀》第四季拍摄的许倬云,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4年过去,当第七季又去美国拍摄时,他们打算再去探望一下许倬云,并用镜头记录一下这个过程。 许老身体非常不好,行动也不便,但...
《十三邀》的访谈对象 在王小波忌日4月11日这天,第八季《十三邀》开始录制。许知远来到匹兹堡大学。当他站在草坪上时,或许也会遥想40年前,王小波和他的老师许倬云,曾在此谈论中国历史和一代青年的归处。 四年前,许知远和拄拐的许倬云在《十三邀》对话。四年间,太多事情发生,这位已过鲐背之年的学者,不得不瘫坐在...
许倬云: 人安宁,不至于寂寞。人是聚集的动物,人不是孤独的狼,人不孤独,就见贤而思齐,因为群众的眼光叫你改变。你可以选择,若干程度的隐退,但你不能逃避你的责任。 许知远: 在二十世纪的很多中国知识分子,都会有那种花果飘零、那种哀叹的感觉、无力的感觉,为什么在您身上,我觉得好像就是有很强的动力,(知道)我要...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许倬云。老先生说他历史观里,界限由小到大,分别是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更长的是自然。影响他一生的,恰恰是界限最短的人。 2013年,许知远写信给许倬云,希望拜访请教,六年后的2019年4月,他终于有机会当面聆听。而我们作为观众,在局域网里,也有机会向智者借取智慧。
2019年,《十三邀》的主持人许知远在六年后,收到了历史学家许倬云的邀请,“我希望借助你(许知远),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从而大家去思考,去探索。”在节目快结束时,许倬云语重心长地对许知远说道。 1930年 出生于江苏1948年 随国民党迁台。入台大,师从傅斯年(胡适的学生,台湾省保留繁体字的倡议者)。后经胡适推荐,入...
《十三邀》第八季开播,许知远时隔四年,重回匹兹堡,再访许倬云。 此间风云变幻,许倬云先生已过鲐背之年,行动受限仍笔耕不辍。 在有限的时间里,保持和当代人对话的机会。 海报中央是许倬云先生的爱人曼丽做的胡萝卜蛋糕 节目中,当提到自己对历史的看法时,许倬云先生说:“历史是每个族群对自己的过去的一个认识,认识是...
在节目《十三邀》中,许倬云对话许知远的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直击内心: “看东西,要看东西本身的意义,不是他的浮面。想东西要彻底,不是飘过去!往里走,安顿自己!” 史学大家许倬云,生而残疾,十三岁才能靠双拐走路。 他是美国皮兹堡大学客座教授,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作家王小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