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上午,由唐奖教育基金会、“中研院”与台湾大学合办的唐奖第六届汉学奖大师论坛,在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国际会议厅如期举行,主题为“经纬华夏:从大陆到海洋”。本届汉学奖得主、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校聘讲座教授、许倬云以预录影片的方式主讲,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王德威主持。演讲会...
许倬云:经纬华夏——从大陆到海洋 2024年9月30日上午,由唐奖教育基金会、“中研院”与台湾大学合办的唐奖第六届汉学奖大师论坛,在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国际会议厅如期举行,主题为“经纬华夏:从大陆到海洋”。本届汉学奖得主、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校聘讲座教授、许倬云以预录影片的方式主讲,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
”围绕这一发端,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旬高龄,八易其稿,撰写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经纬华夏》。在超越五千年的叙述中,许倬云借由对中国地方性文化如何交缠为一,以及中国如何应对来自世界之冲击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并将绵延永在的核心与奥秘,预见了一个有根底、有方向的中国。
许倬云:经纬华夏——从大陆到海洋 2024年9月30日上午,由唐奖教育基金会、“中研院”与台湾大学合办的唐奖第六届汉学奖大师论坛,在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国际会议厅如期举行,主题为“经纬华夏:从大陆到海洋”。本届汉学奖得主、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校聘讲座教授、许倬云以预录影片的方式主讲,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
之后,许倬云的“经纬华夏:从大陆到海洋”专题演讲正式开始。 许倬云在演讲伊始便开门见山地表明,将从考古学的角度分析“大禹治水”这一神话传说和山东龙山文化衰落的关系,从中显示以地理观点讨论历史变化的重要方法论意义。 他先从介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吴庆龙于2016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的报告《公元...
历史学家许悼云以九十多岁高龄,八易其稿,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经纬华夏》,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进行了全新的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NO.1 壹 从“三大核心区”划分 重新定义华夏文明格局 《经纬华夏》以地理...
余世存:您在《经纬华夏》这本书中说,在我们源远流长的基础上,要发展未来对全球人类有益处的选择。为了实现如此的中国,我们个人能做出哪些实际的行动?许倬云:其实世界不应该两分,应该是多元的制度、多元的思想。所以我的想法是谦虚,不要自负,要常留余地,不要全面否认别人的想法,要留个空间。恕道,如心,...
《经纬华夏》内外封 许倬云 著 2023年9月 我一辈子经常“变脑筋”。从读大学开始,我就不觉得历史是固定的:不但“史实”不会固定,人对历史的叙述,阅读历史所产生的悲叹、欢欣都不固定。因时因地,你有所感、有所触,就会有不同的陈述,就会有不同的描写。学历史的人,责任是将其所感、所触呈现给大众。
许倬云先生在《经纬华夏》中将中华大地的演变组织为三个核心区:第一区在黄河流域,从关陇到渤海。第二区是长江流域,从上游到“吴头楚尾”的长江口和太湖一带。第三区是从西南云贵地区延伸到南岭、武夷山以南的沿海一带。三大核心区之间的互动,是华夏文明本身从成长到成型的“诗歌”。许宏老师在推荐序中提到,...
《经纬华夏》 许倬云 著 南海出版公司 面向大众的历史写作 历史学家许倬云一生主张“为常民写史”,他的著作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许倬云教研与著述历史。截至2022年,他共有中文专著58种、英文专著6种、中文合著及编著26种、英文合著2种,共计92种、212个版本行世。2006年,《万古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