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间,他讲解在线课程,出版了《经纬华夏》《往里走,安顿自己》《许倬云十日谈》等好几本新书,与许纪霖、刘擎、项飙、俞敏洪、许宏、王石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还让助手分享读者听众的来信留言,以博古通今的智识积累不遗余力地答疑解惑。 《十三邀》第八季第一期,许知远再访许倬云先生,如今他已九十高龄,...
2024许知远对话许倬云:带着同情,跟这个世界的人交谈 匆匆钻进刚刚叫好的车,坐定打开手机,塞上耳机,昏黄的路灯随着车的加速,在衣服上打出间断的光影,仿佛穿过身体的时间,为我打开了一段对话——时隔四年,许知远再一次与历史学家许倬云坐在镜头前,此时,许先生已经92岁,全身大部分瘫痪。上一次许倬云先生出现...
许知远:对无锡这些东林党人,你是不是有很强的亲近感? 许倬云:生在无锡,我不能不感觉亲切。我的中学叫辅仁中学,跟北方的辅仁大学没关系。辅仁中学隔壁就是东林书院,辅仁中学的学生跟东林后代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许知远:你后来去了台湾,又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对你来说,“根”重要吗? 许倬云:我没有根。不要说...
所以如果跟一个通晓历史的人对话,似乎就是在跟整个人类的群体经验对话,虽然不一定能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却可以瞥见跟自己处于同样状况的人们,都曾经如何地挣扎和寻求解脱的。不久前,许知远就与这样一位历史大家许倬云对话,从更加宽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现代人所身处的时代以及背后的问题。 “许倬云,胡适...
年轻人左右煎熬,精神危机愈演愈烈,看不清自己的出路在哪儿。 许知远针对当下问了一个问题: “年轻人如何在受限的情况下,不断创造新的自己?” 94岁的许倬云再一次为年轻人指路: “在天田里种植物。” 01 在天田里种植物 许倬云说: 我们要像柳宗元笔下的郭橐驼那样, ...
最近,纪实访谈节目《十三邀》第八季收官。收官短片名为“相遇在时间深处”,有些相遇是主动奔赴,有些则仿佛是时间的温柔回眸。 当许知远时隔4年重访历史学家许倬云,许老夫人曼丽招待客人们吃自己烤的蛋糕,配料有胡萝卜、凤梨、葡萄干……蛋糕很美味,曼丽热心地让大家拍照留存她亲手写的食谱。按照这张食谱做出来的“...
许倬云 :“我觉得要赶时间,该做的事我不要耽搁,尽量做下去。”再一次见到许倬云先生,时间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更明显的痕迹。这几年对他来说“相当挣扎”,身体的病痛以外,“看着世界的局势,我实在难过”,但他仍在竭尽全力地书写、对话。《十三邀》第八季第一期,许知远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许倬云。老先生说他历史观里,界限由小到大,分别是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更长的是自然。影响他一生的,恰恰是界限最短的人。 2013年,许知远写信给许倬云,希望拜访请教,六年后的2019年4月,他终于有机会当面聆听。而我们作为观众,在局域网里,也有机会向智者借取智慧。
白岩松曾评价许倬云先生说:“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许倬云先生虽然行动不便,却让思考走到了极致,穿越了历史与成见。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江南世族大家,出生时患有先天肌肉萎缩,13岁才能靠双拐走路。少年时期经历了战乱,颠沛避难。后来随家人迁台,受傅...
许知远:这是不是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当时太匆忙了…… 许倬云:就太匆忙了,赛先生(科学)跟德先生(民主)怎么解释,赛跟德什么内容,没有教大家,没有提醒大家,没有说这个内容复杂得很。 赛先生得来的东西是,天下肯定的,正面的,一切都照着规矩做,但那以后就对科学有个迷信,科学变万能,科学变符咒,科学不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