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环境下,许倬云选择第二次“逃离”,去匹兹堡大学任教。 三 49年,许倬云考入台大外文系,一年后在校长傅斯年建议下,转入历史系。台大兴建伊始,授课先生比学生多,许倬云上李宗侗、董彦堂、李济之、林纯声、劳贞一的课,常常坐“皇帝坐”读一人班。在台大读完硕士,许倬云远赴芝加哥大学读博,前三年也有四五门课...
2024许知远对话许倬云:带着同情,跟这个世界的人交谈 匆匆钻进刚刚叫好的车,坐定打开手机,塞上耳机,昏黄的路灯随着车的加速,在衣服上打出间断的光影,仿佛穿过身体的时间,为我打开了一段对话——时隔四年,许知远再一次与历史学家许倬云坐在镜头前,此时,许先生已经92岁,全身大部分瘫痪。上一次许倬云先生出现...
2024许知远对话许倬云:带着同情,跟这个世界的人交谈 匆匆钻进刚刚叫好的车,坐定打开手机,塞上耳机,昏黄的路灯随着车的加速,在衣服上打出间断的光影,仿佛穿过身体的时间,为我打开了一段对话——时隔四年,许知远再一次与历史学家许倬云坐在镜头前,此时,许先生已经92岁,全身大部分瘫痪。 上一次许倬云先生出现在许知远...
所以如果跟一个通晓历史的人对话,似乎就是在跟整个人类的群体经验对话,虽然不一定能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却可以瞥见跟自己处于同样状况的人们,都曾经如何地挣扎和寻求解脱的。不久前,许知远就与这样一位历史大家许倬云对话,从更加宽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现代人所身处的时代以及背后的问题。 “许倬云,胡适...
许知远:这是不是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当时太匆忙了…… 许倬云:就太匆忙了,赛先生(科学)跟德先生(民主)怎么解释,赛跟德什么内容,没有教大家,没有提醒大家,没有说这个内容复杂得很。 赛先生得来的东西是,天下肯定的,正面的,一切都照着规矩做,但那以后就对科学有个迷信,科学变万能,科学变符咒,科学不是。科学...
许倬云一生治学,泛舟历史江河,追问古今,上下求索。”拨开许知远和许倬云对话的表象,实际上核心就讨论了两个点——现代人所面对的人类共同的精神危机,以及在这个危机之下人该如何适从。虚无人生,意义支撑 很早前有个段子,说一个记者采访一个牧羊人,问他放羊是为了什么,他说是为了娶媳妇,生孩子,那生完孩子呢...
今天重温了《十三邀》中许知远与许倬云先生的对话,虽然有些内容不太懂,但许先生身上的纯粹和忧国忧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许倬云,当代最著名的华人学者之一,是作家王小波的老师。他出生在江南世家大族,虽然先天肌肉萎缩,但他所显示的灵魂厚重和卓越的思想、学识,让人难以将他视为残障人士。💬 这期节目有点像...
白岩松曾评价许倬云先生说:“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许倬云先生虽然行动不便,却让思考走到了极致,穿越了历史与成见。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江南世族大家,出生时患有先天肌肉萎缩,13岁才能靠双拐走路。少年时期经历了战乱,颠沛避难。后来随家人迁台,受傅...
匆匆钻进刚刚叫好的车,坐定打开手机,塞上耳机,昏黄的路灯随着车的加速,在衣服上打出间断的光影,仿佛穿过身体的时间,为我打开了一段对话——时隔四年,许知远再一次与历史学家许倬云坐在镜头前,此时,许先生已经92岁,全身大部分瘫痪。 上一次许倬云先生出现在许知远镜头中,还是四年前,那时的他身体还是自由的,精力也...
许倬云说,孔子时代不能做到的事情,在董仲舒时期可以做到。他愿意跟许知远讨论谈话,就是希望借助他(许知远),把一些想法分享给更多人。一千个一万个听众里,只要有两三个人能听到的耳朵里面去,他便满足了。许知远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甘心,他要怎么应对这个时代?他的力量又这么微薄,他该怎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