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内容讨论的基本概念有:数据,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前三者是属于科学范畴,后四者属于哲学基本范畴。 我想论述的是"数据,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三者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思考;其本质是"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思考,科学是通过现象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即通过现象看本...
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既是哲学研究的三个基本方向,也是哲学领域中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基础,认识论是本体论的发展与应用; 同样,认识论是方法论的基础,而方法论则又是认识论的发展与应用。 正是由于人类对上述三个不同层次的深入研究,才使哲学结构化,使之成为指导人类认识的一门完整和有用...
不同的本体论会导致不同的认识论,而不同的认识论又可以决定不同的方法论。比如,与唯物论和唯心论等绝对的本体论相对应的是一维认识观,而一维认识观所应用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和形式逻辑;反之,与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相对的本体论对应的是二维认识观,而二维认识观所应用的方法论则是辩证法、概率逻辑和构建逻辑。 打...
一、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道德经》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经典语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十二个字包含了老 子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天地自然的存在不以人类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人类只能认识并顺应天地自然,认识天地自然的根本就 在于认识道。 一、哲学中的本体论...
一、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道德经》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经典语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十二个字包含了老子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天地自然的存在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类只能认识并顺应天地自然,认识天地自然的根本就在于认识道。
哲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逻辑学、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实践论和这五种理论的统一性理论。这五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 逻辑学,是哲学理论的先验性理论,对其他一切哲学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 本体论,是由事物的内在逻辑系统与质料组合形成的物质系统。包括本体论、实体论、概念论、单子论和系统本体论; ...
第一个是宇宙论或者本体论,探究宇宙和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 第二是知识论或者认识论,探究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和方法。 第三是人生哲学或者伦理哲学,探究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 第四是教育哲学,探究怎么才可以让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 第五是政治哲学,探究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权力和责任应该如何分配。
与逻辑相关的实践,我们认为应把握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统一和本体论、存在论、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可以以人为出发点,认为精神逻辑都是主观性的,这是一条路线。但我认为还应该坚持从本体出发看世界,那么,精神、逻辑都是客观本体的演化,都是客观的。把本体论、认识认、逻辑学统一起来,从两头出发,以...
1)本体论 哲学中研究存在和本原以及有关存在者的分类、本质和范畴的理论。“存在”一词源于希腊文“on”,英文对应词“being”,德文对应词“sein”,中文兼有“存在”“是”“有”的含义。故中文亦译为“是论”“存在论”。西方哲学从古希腊起就把它当作哲学的核心加以研究。亚里士多德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
推荐一个好用的参考框架: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在心理学中相对应的也就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实践。任何一个学派、一种观点都可以用这个参考框架来分析,因为任何一个理论都必须有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即使主流心理学极端反对的哲学式的思辨,不也是一种方法吗?)和实践。 从元理论谈起的话,心理学批判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