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有君,事有宗” 最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这一句经文。“言有君,事有宗。”这是在《德经卷》的一段经文中的六个字,我一读就感受深刻。说话要有根据,或者说要有主题,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事情要有宗旨,或者说要有主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对于我们做人做事,书文行武,莫不有益也! 真本《姬氏道德经》的经...
《道德经》:自古圣贤多寂寞;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但是呢?天下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够体证到!这里已经很深地在警惕我们!我们如果能够好好去体会,那么就可以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我们就可以真的能够很快地体道、悟道、行道,而得道。为...
“言有宗,事有君”的意思是:“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 此句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全句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
言有宗,事有君。出自《道德经》第七十章,意思是,说话要有主旨,办事要有主见。老子接着就告诉我们原因在哪里。他说:言有宗,事有君。任何一句话一定要找到它的起源是什么。老子不太讲“我认为”,他从来没有说“我认为”。他说的“我”其实都是用“吾”,“吾”就是五个“口”同时讲。意思是说《道德...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译文】: 我的言论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天下人却没有办法理解,也没有办法施行。不同的主张各有宗旨,不同的行为各有根据。正因为人们互相间不理解,所以没有人理解我。理解我的...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出自《道德经》第七十章。前面讲了我们分析的《道德经》不被世人理解和践行的原因,今天这一句是《道德经》的作者自己认为的原因。“言有宗”宗字的本义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即宗庙,又指神庙。祖宗是宗族的本原,言有宗就是我的话不是凭空想...
言有宗,事有君 言,言论。事,行为。宗,根本、根源;君,主宰、主旨,两者可引申为依据、根据。 无论讲话还是办事都有宗旨和依据,都有章可循,而不是信口开河胡乱行事。那么这个“宗”和“君”指的是什么?显然是道。这个解释成立? 4楼2014-09-13 15:16 回复 oyicc58 知名人士 11 说话要有一定的宗旨,有...
帛书版: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白话文:我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可是天下却没有人懂得我的话,没有人照着去实行。一个人说话是有宗旨的,做事是有根据的。可正是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
“言有宗”指的是话语的根据和依据。因为我们所说的话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依据和根据来支撑它们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在中国文化中,“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念和信仰。因此,当我们说话时,需要遵循“言之有据”的原则,也就是说需要有证据或者事实来支撑我们的话语。 而“事有君”则指的是权威...
1. 该句话出自《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2. “言有宗,事有君”指的是说话要有中心思想,做事要有明确目标。3. 老子认为,言语应当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展开,行事应当有明确的指导原则。4. 这句话强调了逻辑性和目的性,无论是交流还是行动,都应当有条理和方向。5. 《道德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