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具备某种法定的形式或遵守法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生效的行政行为。所谓非要式行政行为,是指不需一定方式和程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可以成立的行政行为。 划分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的意义在于:要式行政行为就其形式而言是一种羁柬性要求,若不具备相应的形式,就会因形式违法而被宣布无效...
法行宝法律智能助手 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两种分类,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必须具备特定的形式要件。 要式行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例如:结婚必须进行结婚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
要式行为指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遵守特定程序才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非要式行为指不需具备特定形式或遵守特定程序,只要采取适当方式即可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的定义 在法律领域中,行为根据其是否需要遵循特定的形式或程序,被划分为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要式...
以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需不需要特定形式,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和非要式。1、要式行为是指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才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如颁布行政法规必须以国务院令这种特定形式,行政处罚须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这种法定刑式。2、非要式行为指不要求有特定形式,只要表达了意思就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如口头通知。
法律分析:1. 要式法律行为指的是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通过特定形式或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票据行为就是一种法定要式行为。2. 不要式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没有规定特定形式,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形式来成立的法律行为。通常,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行为都属于不要式法律行为。3. 区分这两种法律行为的重要...
法律行为中的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在法律体系中,法律行为依据其成立是否需要特定形式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要式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具备一定形式或履行特定手续才能生效的行为。例如,合同法中某些类型的合同要求以书面形式签订,并由双方签字盖章确认,否则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是不拘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即当事人可以自由决定行为的形式,只要该行为意思表示合法,行为即可生效。 2、区分意义: (1)要式行为须有约定或法律规定。要式行为在于强调民事法律行为的郑重性,一方面为表彰和强化行为的效力,另一方面也是以利于滋生纠纷时便于对事实的证明。但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应该包括...
【不要式和要式的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由当事人自己选择。《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民法典 不要事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
法律分析:要式行为是指必须具备特定的法定形式和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非要式行为则指不要求采用特定的形式和一定的程序,而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任何形式都能成立的行为。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
这个条款规定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属于不要式法律行为,有没有书面形式的合同均可。而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则属于要式法律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kid1412 追问 2022-02-24 20:26 可以举例一个非要式行为的例子吗? 廖廖老师 解答 2022-02-24 20:54 非要式行政行为举例:如治安管理处罚中的口头传唤,无使用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