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稻黄熟时产生大量长翅型褐飞虱,随东北气流向西南回迁。在我省,北部地区褐飞虱从稻田南迁的时间比南部地区早,在沿江、苏南地区常出现来自山东、淮北等地的褐飞虱成虫回迁峰。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外来虫源区,每年虫源迁入的迟早和数量对当地褐飞虱的发生早迟、世代数和...
长江以南早稻成熟,褐飞虱北迁,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从北向南回迁;褐飞虱喜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 在相对湿度 80%以上.气温 20— 30℃时,生长发育良好,尤其以 26~ 28℃最为适宜,温度过高、过低及湿度过低,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尤以高温干旱影响更大, 故夏秋多雨,盛夏不热,晚秋暖和,则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
先看成虫,成虫比较容易区分。一起比较更容易,先看头。白背飞虱,字如其名,背上有白斑,最好区分,其实雌性灰飞虱背上也有淡黄色的斑,只是边界模糊。褐飞虱一般黑褐色,并且全身油光发亮的。再看若虫,飞虱若虫一般蜕皮4次,分为5个龄期,就比较难分辨了。以下是田间实际发生的样子。一个个区分一下吧。1龄...
具体可依据各地、各代褐飞虱防治策略进行选择。按照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的不同,我国市场上防治褐飞虱的药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触杀性为主,杀虫作用快、持效期短的农药,如敌敌畏、毒死蜱等有机磷类农药,异丙威、仲丁威、混灭威及速灭威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第二类是持效期长、杀虫作用较缓慢的农药,如噻嗪...
关于褐飞虱,以下表述正确的是()。关于褐飞虱,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能在水稻、玉米、麦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 B. 可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RBSDV),一经染毒,终身带毒 C. 常年在北纬30℃以北的稻区,能越冬 D. 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 答案: D...
褐飞虱中文名称:褐飞虱 英文名称:Brown riceplanthopper 中文别名:褐稻虱,俗称蛔虫、软壳蛔、蚰虫、蠓虫 拉丁学名:Nilaparvatalugens(Stal) 分布区域:1、 终年繁殖区:北纬19℃以南的海南省南部。 2、 少量越冬区:北纬19-25℃之间,又以北纬12℃左右以南为常年稳定越冬区。 3、 不能越冬区:北纬25℃以北的广大...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用化学农药防治易引发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提高等问题。农业生产中,将抗虫水稻与非抗虫水稻间作可有效降低褐飞虱对非抗虫水稻的危害。为明确其机理,研究人员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开展了实验。A侧放置褐飞虱,几天后,将B侧水稻取出,以其作为气味源,分别进行褐飞虱、稻虱缨小蜂的选择性实验,得...
褐飞虱在取食水稻的过程中,分泌唾液进入植物组织来帮助取食。褐飞虱唾液中的特定蛋白效应子能被水稻中抗褐飞虱基因编码的细胞膜表面受体或细胞内受体特异性地识别,从而激活抗虫信号途径。例如,抗褐飞虱基因 Bph14 编码的蛋白质受褐飞虱取食激活后,形成同源复合体,与转录因子 ...
褐飞虱是水稻主要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研究人员获得了多个纯合的褐飞虱抗性水稻品种,以感虫品种TN1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研究抗虫基因的遗传机制,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组合亲本F1表型F2总植株数抗虫植株数感虫植株数甲TN1×国眉占感虫643160483乙TN1×BG367感虫482210272丙TN1×IR25586抗虫...
褐飞虱偏好温暖潮湿环境,高温干旱对其生长不利。 在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2030℃的条件下生长发育最佳,尤其以2628℃最为适宜。然而,温度过高、过低或湿度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尤其是高温干旱条件对其影响更大。【天敌】褐飞虱的天敌有多种,包括缨小蜂、黑肩绿盲蝽等,自然抑制力强。 天敌对褐飞虱的发生量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