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庄子》:“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 又《庄子》:“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另《淮南子》也载:“蘧伯玉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 说的是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力求使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他每一年...
即非是名白秋霜 19-10-21 19:20 来自微博HTML5 版 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年将七十,尚欲天假之年,卒以学易,以祈乎无大过。圣贤之学,未有不在起心动念处究竟者。近世儒者,唯学词章。正心诚意,置之不讲。虽终日饱读圣贤书,了不知古圣先贤垂书训世之深意。而口之所言,身之所行,与...
“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用法、例句和词典收录情况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现汉新华新华多功能新华词典现代汉语学习新华成语汉语成语 ✗ ✗ ✗ ✗ ✓ ✗ ✗ 行年 现汉新华新华多功能新华词典现代汉语学习新华成语汉语成语 ✗ ✗ ✗ ✗ ✓ ✗ ✗...
声音简介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日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
老幼寿诞: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而高年犹是当尊 42 2023-09 3 老幼寿诞:晚年生子,谓之老蚌生珠—羡高年曰齿德俱尊 22 2023-09 4 老幼寿诞:生子曰弄璋,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诞 37 2023-09 5 老幼寿诞:不凡之子,必异其生—自谦生女,曰缓急非益 ...
印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蘧(qú)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过而未能,是平生有所为也。蘧伯玉到了二十岁,才明白前面十九年的过失;到了五十岁,才明白前面四十九年的过失, - 妙云【妙觉真心】于2024101
南朝人对自汉、魏时代流传下来而作者情况不是很清楚的一批五言诗常泛称为“古诗” 骆玉明 《简明中国文学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插图]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骆玉明 《骆玉明古诗词课》 ...
称少年曰春秋鼎盛,羡高年曰齿德俱尊。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哪有三万六千日之乐。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八十曰耋,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童子十岁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④;老者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后生固为可畏,而高年尤是当尊。
所属专辑:了凡四训 |不可思议的造命之学 音频列表 1 改过之法|第十七讲【1】:自我觉照 良朋提醒 经典教诲 134 2018-09 2 改过之法|第十六讲【3】: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126 2018-09 3 改过之法|第十六讲【2】: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 ...
劇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 我是怎样用一句话给朋友孩子起名字的 2019-11-01 20:04:5503:42123 所属专辑:每天一句传统文化名言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星烁云驰 4242225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的顽固爱好者!世界因我而不同的执着祈愿人。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