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 参照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采用产业活动单位划分行业...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大类、中类和小类。大类是最高层次的分类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类型将它们分为16个大类,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
中信行业分类是指中信证券的行业分类标准。从行业投资逻辑出发,以面向资本市场证券投研需要为首要目的。主要分为一级行业30个,二级行业109个,三级行业285个。 其中,将一级行业归纳为七大产业板块:周期、制造、消费、基地(基础设施及地产)、金融、科技、医疗健康;三级行业再细分为五大风格:金融、周期、消费、成长、稳定。
3914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 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工控机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计算机CPU、硬盘、内存、外设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和协议、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工控行业的产品和技术非常特殊,属于中间产品,是为其他各行业提供可靠、嵌...
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统计,截至2023年3月,基于该标准构建的行业指数已覆盖A股市值超85%。这种蕴含战略性思维的分类体系,不仅体现了监管层引导资本流向实体经济的深层考量,更折射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复杂肌理。 二、 现行四级分类体系通过行业门类到大类、中类、小类的渐进细分,构建了资本与产业的精准对接通道。值得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是指对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领域进行分类的标准。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分类方法 国家统计局采用两种分类方法,即行业主导产品分类方法和行业科技水平划分分类方法。 2. 行业分类 根据行业主导产品分类方法,国家统计局将国民经济分为37个...
分类标准 1.技术创新型行业 -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行业,其核心业务是基于先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可持续发展型行业 -包括新能源、环保、可再生资源利用等行业,其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服务业创新型行业 -包括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在线教育等行业,其核心业务是...
一、分类标准概述 1.1 定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是一个用于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编码的标准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 1.2 内容: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通常包括若干个层次的分类,从宏观到细分,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统计需求。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2023的变化 2.1 新兴产业的...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1175]卫生行业标准(WS)[506]林业行业标准(LY)[966] 水产行业标准(SC)[672]海洋行业标准(HY)[164]稀土行业标准(XB)[93] 水利行业标准(SL)[852]商业行业标准(SB)[661]体育行业标准(TY)[5] 金融行业标准(JR)[33]文化行业标准(WH)[28]商检行业标准(SN)[2973] ...
1、行业分类标准序号行业代码类别名称说明门类大类01农、林、牧、渔业本门类包括01-05大类。01农业指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活动。02林业指在荒山、荒地、沙丘和退耕地等一切可以造林的土地上进行的林木和竹子的种植活动和恢复森林的活动。03畜牧业指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动物饲养活动。04渔业指利用海水对各种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