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划分行业的原则 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 参照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大类、中类和小类。大类是最高层次的分类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类型将它们分为16个大类,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
2023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是按照不同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具体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类,以及若干子类。 一、农业 农作物种植 粮食、蔬菜、水果种植 特种作物种植(如花卉、草药等) 畜牧业 家禽饲养(如鸡、鸭、鹅等) 牲畜养殖(如猪、牛、羊等) 特种养殖(如狐狸、貂等) 渔业 海水养殖(如贝类、海鱼等)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一项国家标准、是对单位活动性质的基本分类。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使用2017年版。 从行业分类的角度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涉及从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一直到服务业的所有国民经济行业的类型和类别。 此次经济普查的行业范围是,第二...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门类代码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T依次代表不同门类;大类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打破门类界限,从01开始按顺序编码;中...
附件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2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打算、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治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 industry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一样性质的经...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1984年,由国家统计局、原国家标准局、原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 4754—84)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最初版本1994年、2002年、2011年和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历经四次修订,并更名为《国民...
4.1 本标准采用线分类与分层次编码相结合的方法,将国民经济行业逐级细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个层级。代码结构包括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门类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表示,从A至T依次代表不同的行业门类;大类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编码顺序不受门类限制,从01开始;中类代码以三位阿拉伯数字呈现...
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代码 类别名称 说明 门类 大类 中类 小类 A 农、林、牧、渔业 本门类包括01— 05大类。 01 农业 指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活动。 011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的种植 指以收获籽实为主,供人类食用的农作物的种植,如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 0112...
一、分类标准概述 1.1 定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是一个用于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编码的标准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 1.2 内容: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通常包括若干个层次的分类,从宏观到细分,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统计需求。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2023的变化 2.1 新兴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