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意思是说:即使后世子孙贤明有德,时隔多代,也改变不了祖上出身对他们的影响。就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节选自《孟子•离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A.规矩方员之至也...
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陈昌文解读: 人君只要走上了邪恶的路,做了坏事, 对老百姓残暴, 死后,还会被冠上具有贬义的谥号。比如:‘幽’、‘厉’, 让后世所有人都知道您是个坏人,恶...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多看看历史就知道自己如 7 2022-04 2 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4 2022-04 3 暴其民甚,则身弒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对百姓坏就是对自己坏 8 2022-04 4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2,名之曰‘幽’‘厉’3,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4。’此之谓也。”...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 现在入美国籍是不是等于49年入国军?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李治亭质问乾隆:“这些...
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孟子?离娄上》) 查看答案 更多“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
《孟子》厉王昏政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译文:对百姓过分暴虐,就会落得自身被杀,国家灭亡的结果呢;即使对百姓没有过分暴虐,也会危及自身,并使国势衰弱。君王死后如果有“幽”“厉” - 纸飞机于20230
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此实乃朕大中至正之心,为万世臣子植纲常!”李治亭质问乾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