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研室介绍更多 开展教师研修培训,加强教学研究。引进优质在线培训课程,引进全面系统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构建层级递进的教师培训体系;基于慕课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实践在线慕课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联动机制;辅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长期跟踪记录教学行为...
虚拟教研室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它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或专业教师之间的动态组织,联合开展协同教学研究与
《通知》要求基于信息技术建设虚拟教研室,开展协同教学研究,并指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对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今后国家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设一批类型多样、动态开放的虚拟教研室,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通知》提出了建设400多个虚拟教研室试点的目标,同时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协...
建设虚拟教研室有3个绕不开的问题 高等学校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官网(以下简称虚拟教研室官网)显示,虚拟教研室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组建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是对传统教研室的发展创新,具有人员组成灵活化、组织载体信息化、教研内容多样化、教研方式互动化的特点。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有几个绕不开的问题——为什么...
2024 年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要点 虚拟教研室自 2022 年 2 月启动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得到广大高校教师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关注教研的热潮,目前三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共计 787 个,分布在全国 282所高校,注册成员突破 7 万人;2023 年,虚拟教研室进入重点建设阶段,在平...
虚拟教研室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超越时空限制,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学术共同体,肩负着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教研室是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以保障教学运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职能,既为...
新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下,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形态正在加速重构,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为探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2022年,教育部公布了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并特别批准了17个与“智能基座”相关的虚拟教研室。
虚拟教研室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组建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它的落地生根,高校教师的参与至关重要。因此,要以方法融合,提升虚拟教研的工作效能;以机制创新,激发虚拟教研的内生动力;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提升参与虚拟教研的内驱力。虚拟教研室特点 · 人员组成灵活化 · 组织载体信息化 · 教研内容多样化 · ...
学校参考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打造了集线上教研互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研数据分析、在线研修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苏大虚拟教研室教研云空间”,并立项启动了首批19个校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覆盖全校70%的学院,积极探索“智能+”协同教研新形态。在云中苏大360教室,十几位医学院的学生围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