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革命”狂飙骤起,武昌首义中的革命军临时总指挥、革命军战时护理总司令,当时闻名全国的首义“三武”之一的蒋翊武回到湖南。1913年7月25日,湖南都督谭延闿在国民党的胁迫下,在大批军械被袁世凯派间谍炸毁,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通电全国,宣布湖南独立。随即,蒋翊武被委以“中华民国鄂豫招抚使”。此前不久...
1916年7月,蒋翊武的灵柩归葬湖南岳麓山之“蒋公亭”。1921年12月,孙中山北伐督师桂林时,又下令在丽泽门外树立蒋翊武纪念碑,并亲笔题写“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碑文,署“孙文敬题”小楷和印章,以示敬重。碑的两侧及背面镌凿孙中山嘱胡汉民撰写的翊武先生革命事迹。英雄魂归故里,浩气长留人间 1916年...
年少时,蒋翊武便不耻封建官吏、痛恨缠足陋习。常德作家、长篇历史小说《蒋翊武》的作者蔡德东告诉记者,蒋翊武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后来他自己改名为“翊武”,寄托了“以武力推翻清廷”的宏愿。1902年,澧州府照常举行州试,父亲劝蒋翊武参加科考,时年18岁的蒋翊武却道:“奴隶功名,要它何用?!
在常德,蒋翊武开始真正接触革命者。沅江边的笔架山遗址,据说是当年蒋翊武与宋教仁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两个人相见恨晚。宋教仁只比蒋翊武大两岁,但已是老革命战士。其后多年,宋教仁的思想一直影响着蒋翊武的革命道路。在常德,蒋翊武也遭遇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1904年秋,黄兴策划长沙起义,宋教仁负责西路(常德...
追寻:蒋翊武--武昌首义命令的下达者 节目简介 等待了72年的梨花白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未知 地区:国内 类型:社会 简介:芒果新闻在清明节期间推出特别节目《等待了72年的梨花白》。节目以山东菏泽55岁的老兵给无名烈士“寻找亲人”为主线,记录这1000多特殊书信的旅程。“思念亭”浓情讲述普通人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1903年,蒋翊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常德西路师范学堂,就是在此,他结识了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并成为他们的一员,西路师范也成为了他革命的起点。黄兴、宋教仁组织长沙起义失败后,蒋翊武因参与其中而被官府追查,被校方除名,遭遇到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挫折,年少的蒋翊武面临巨大的压力,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
孙中山先生曾说,蒋翊武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他被捕后,毫不畏惧,坐在红毯上坦然赴死。他是湖南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的骄傲。尽管他在革命途中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可他的精神却永远流传,泽被后世。打小就有着深深的爱国情怀 “性格豪爽,行事洒脱,心系国家大事,怀有非凡抱负”,就这么几个短句,把...
在1921年12月,孙中山先生从桂林出发北伐,特意来到丽泽门外悼念开国元勋蒋翊武,并下令为他修建纪念碑,碑上详细记录了蒋翊武的就义地点。蒋翊武,1884年12月21日生于湖南澧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作为家中长子,父亲为了给他提供教育,省吃俭用,而他的四个弟弟则早早去当学徒。1890年,蒋翊武在澧兰书屋学习,...
□尹文军 今年9月9日,是武昌起义领导者蒋翊武在桂林就义110周年纪念日。关于其就义前后的情况,多年来众说纷纭,描述不一。本文根据当时往来电报、新闻报道、当事人目击者的回忆、遗书遗像等史料,互相参证,厘清误传,基本还原了革命先驱蒋翊武在桂林的最后一段人生历程。出走广西 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封建...
首义功臣·蒋翊武 38伽漳XIANGCHAO 首义功臣 策划丨张恬姜茜昱 作者丨蔡德东周星林周勇 英烈小档案 蒋翊武,1884年12月出生在澧州(今澧县)一个城市平民家庭。1903年秋,考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先后结识林伯渠、刘复基和宋教仁等革命志士。1904年,参加华兴会起义。1906年春,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并从事进步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