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脚点的意思是落脚处。也指目的和目的地。本源含义即落脚之处。故引申为(临时)住处,位置。出自一九四五年的七大: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有时我们在写文章时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表达我们的意思,也可以说我们写文章的落脚是什么。 所以落角点有时指我们要达到的位置,有时也可以用于我们写文章要表...
一百年来,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因为坚持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始终与人民血脉相通、生死相依、命运与共,历经百年风雨而愈益青春勃发。人民在我们党心中永远最重、最高,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
红军和根据地都大大缩小了,但又已经在西北立住了脚跟,巩固并发展了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红军主力三个方面军已经统一指挥,此事为前所未有。”这就是“落脚点”与“出发点”的意义,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宣告结束,新的长征也从这里开始了。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就指出,“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 落脚点,来之不易。红军长征时,陕北是个“红色岛屿”,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带领群众进行武装斗争,如火如荼,陕甘根据地得到有效巩固。浓烈的革命氛围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中央红军的到来培厚了土壤。陕北为长征路上的...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变化 ▲榜罗镇会议纪念馆旧址 1935年10月,“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中央红军在“屈指行程二万”之后抵达陕北,率先为这部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划下了一个休止符。毛泽东曾说:陕北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落脚陕北使中国革命重新建起了大本营,随即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嘹亮号角。然而,到陕北落脚并非...
强调点不同。落脚点指的是一个人或团体在行动或思考中的停留点或着力点。落脚点强调的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具体位置或目标,是行动或思考的依托和归宿。而立足点则更多地指的是一个人或团体在行动或思考中的基础或根本。立足点强调的是在整体上的基础和根本,是行动或思考的立足之地。
也因此导致中央和陕北红军失联了整整两年。而也正是因为知道了陕北还有刘志丹在,中央在甘肃境内通渭县榜罗镇召开会议,决定改变原先到中苏边境建立根据地的方针,而是把长征落脚点定在了陕北。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了吴起镇,与陕北红军和红25军会师,由此中国革命开启了另一个新的开始。
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分别是,立足点是多位观念的选择角度,如立足于某观点之上。落脚点是一个词语,指的是落脚之处,也指目的、目的地,含义即落脚之处,也指目的、目的地,与出发点相对应。有目标,再出发,再立足 为了达到目标,你首先得学会放弃。因为我们总在想“我想得到什么”而不想为了得到,必须...
陕北被毛泽东称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然而当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中旬到达陕北之后,仍旧面临着来自内外两方面严峻的生存压力。中共中央通过三方面的努力,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一是果断纠正根据地肃反扩大化问题,挽救了革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