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有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告诉我们在布施时不应执着于外在的表象和所施之物,要以一种无所求,不执着的心态夫进行布施. 布施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法布施,...
禅语:“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 智慧解析: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意为菩萨在修行佛法时,不应执着于任何一处,心中不应有丝毫的停留与挂碍。在行布施之时,也应如此,不图回报,不念得失,以一颗无我的心去给予和帮助他人。这是菩萨的大智慧,也是我们修行路上的重要指引。 生活实践建议: 在日常生活...
那么在布施方面呢?也应该是无所住心而行于布施,也就是要做到三轮体空的去布施啊!不管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等,布施的一方、接受布施的一方、布施的这一件事三者都是空掉的,都是没有先决条件、没有欲求的心在做。“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里佛陀就继续深入解析,我们到底要心不住...
《金刚经》中也有一句很严苛相的箴言,是为了教导人们不要执着:若你只是看我的外貌,看我的声音就来评判我,这样的做法就像是那些走了邪路的人,这是见不到如来的。若执着于外表,贪慕虚荣,则为“行邪道”,不但见不到真正的如是,而且会走入歧途。如何从“相”中解脱出来?《金刚经》中有一段经文,叫作...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反复嘱咐,须菩提,菩萨传承佛说的经法,应该以无为如来如是经法所住于心,为众生法布施功德!所谓不住色布施,就是说不应该布施世间有相...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译文】:“再说了,须菩提!菩萨修行无上大道,对于四弘愿四摄四无量心六度万行应该有正确的认知。例如布施,行布施之时,不可执着于布施的行相,当知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连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也不执取,不要...
《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菩萨在进行财布施、无畏布施和法布施的时候是心无执著的,专业术语叫三轮体空:无布施者、无受施者、无所施者。 布施的时候不会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所属专辑:金刚经 声音简介 《金刚经》1-14品经典名句: 若菩萨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 行于布施,所谓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 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 不住相布施,其福德 不可思量liáng。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