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偈(六祖)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作品赏读 作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这四句偈,其禅意深远令人回味。这首偈的首联是阐述空门,自性不动。虽然入世、出世,但自性如如不动。不修善的意思是修善而心不动(无念),不着相(无相)。无念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无念”不是心中一片...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不管外境显现什么恶劣人事物,只要你自己内心如如不动,它们就无法伤害到你。你之所以受到伤害是因为自己动心了,修心只不过是,炼就不动心的本事,一切都是自己心上的事,心不动万物则不动,外面没有別人,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显像! 最新图文 揭阳揭西县瓷砖空鼓修补电话,揭阳揭...
最后偈(六祖)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山 作品赏读 作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这四句偈,其禅意深远令人回味。这首偈的首联是阐述空门,自性不动。虽然入世、出世,但自性如如不动。不修善的意思是修善而心不动(无念),不着相(无相)。无念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无念”不是心中一片死寂...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念念无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念念无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如止水 #心如莲花 #心有一首诗足以慰风尘 #修行人 @空之创作的原声一空之 @空之创作的原声一空之 2024-5-13评论10+ 晓晖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念念无生,应无...
1、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2、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3、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7、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8、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9、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0、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怎么护念?应无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内心平静的这一念。 护个什么念?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已经给我们说出来了,学佛就是证道,释迦牟尼佛及一切佛所证的,那个最高的境界叫涅盘。涅盘不是死亡,涅盘是圆满,不生也不死,不来也不去,永远是清净。纵然在动乱中,也在清净,如如不动。所以得道境界...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们的心。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着。不取于相是指他们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如如不动是指他们心的平静状态,指他们面对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随缘与平静来应对。出处:《金刚经》第三十二节:“云何为人演说 不取于相 如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无住色声香味触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生其心:生清
【札记】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非法,...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到这个境界无思无虑,是第一波罗密。以这个方法来求佛,学佛,成佛,就对了。 佛开始已经告诉我们应无所住,到了第十七品,佛再次提起来,第二种说法,又说无住无相。空,无住,无相,是般若的三法印,也就是空,无相,无愿,三个大要点。但是金刚经一字也不提空,既然无住无相了,自然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