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洞亦名抱璞岩、抱玉岩,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荆山。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采玉处,故名。苏轼《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即指此。洞内原有唐胡曾《荆山诗》碑,惜已毁。清康熙《凤阳府志》:“今两崖间凿痕犹存”;荆山“高一百八十五丈,周围十七里,东有卞和洞。”《中国...
荆山位于湖北省西部,长约150公里,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荆山主峰聚龙山,海拔1852米。长江支流沮河、漳河以及汉江支流蛮河发源于此山。地质地貌 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由石灰岩组成,属燕山隆起褶皱带,是强烈上升的新构造运动区。这一地区适处几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触带上,北、南段均为强烈褶皱和复杂断层地区,...
荆山 荆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一座山。原文 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shǔ)檀①。雎(jū)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出处 《山海经》
荆山 [ jīng shā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īng shān ] 1.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 2.山名。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 3.山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 4.山名。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荆山》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作品原文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作者简介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
荆山,荆山,山名,我国有五座荆山,分别在湖北省南漳县西部、在陕西省阎良区、三原县、富平县三地交界处、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安徽省怀远县西南、甘肃省灵台县。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湖北省的荆山。
荆山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阌乡南。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山峰介绍 荆山下的黄帝铸鼎塬现存有《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是现存最早的记载有黄帝铸鼎内容的碑刻,唐贞元十七年岁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碑阴亦镌刻有碑文,内容大致与碑阳类同,为楷书。此碑为现今国内发现的专为记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
荆山 荆山,山名。在今甘肃省灵台县北。相传志公禅师在此坐禅。
“荆山寒壁”是芜湖古代八景之一,由荆山、荆山寺、欧阳湖、寒壁佛刻和朱园五部分组成,座落在芜湖城东南8千米处。荆山由隔水对峙的大、小荆山组成,海拔分别为96米和55米,青弋江和荆山河流经山边。这里景象殊异,风光独特,是芜湖一大游览胜地。《读史方舆纪要》说:“荆山……有岩石之胜。”道出了荆山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