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月,调离临沂,临沂城老百姓夹道相送。沿街摆了许多桌子,桌上铺红纸,置明镜一面,清水一盆(喻范筑先官明如镜,清廉似水)。范筑先每走几步,即对相送人群拱手致谢。许多人泪流满面或啜泣成声。直至中午,范筑先一行才走出长街。 1936年11月,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
范筑先将军简介 范筑先,这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抗日烈士和爱国将领,他的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和爱国情怀。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姓名:范筑先,原名范金标,又名夺魁,曾用名仙竹、竹仙。出生日期:1881年12月12日(也有资料记载为1882年12月30日)。逝世...
范筑先(1882-1938),原名范金标,字夺魁,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村人(原属山东省馆陶县南彦寺村)。9岁入私塾,13岁时因父病故而辍学务农。1904年,卫河决口成灾,全家无以为生,范筑先被迫到天津马厂北洋陆军第四镇炮兵第四标当了一名备补兵,后又被送到北洋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排长。...
表面看来,范筑先将军是被鬼子打死的,实际上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以沈鸿烈、李树椿为首的反动派,收买了范筑先将军的参谋长王金祥,在敌人进攻聊城的时候,故意拥兵不救,借日本鬼子的屠刀,把这位抗战老人和守城的将近七百名健儿(脱险的不过百人)杀害的。我当时是八路军山东纵队派去给范筑先将军当秘书的,亲自参加了这...
尽管范筑先担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和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员等多个职务,但他指挥的正规军只有一个营,大约400人。1937年11月19日,范筑先毅然向蒋介石、韩复榘以及全国发出抗日函电:“我身为区长,有责守卫领土,我发誓决不向北撤退,我将率领我的游击队和武装民众与日本侵略者周旋,成败得失不在...
也是他的牺牲,向世人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抗日的决心,此人便是当时已57岁的范筑先。一、和共产党合作抗日才是出路 “九·一八事变”后,范筑先到了山东。他早年在冯玉祥手下做事,有一定威望。中原大战之后,一直在天津隐居。这次到山东,算是“出山”。当然,山东还有他的老相识——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韩复榘...
1938年8月,为了保卫武汉。范筑先率先发动济南战役,一度攻入济南。捷报频传的同时,他的二儿子、青年前进大队队长范树明对敌作战不幸牺牲。范筑先果断地让二女儿范树坤接替哥哥的位置,继续杀敌。为了坚定抗日战争的决心,范筑先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以表誓死抗战、忠于祖国的决心。1938年11...
后来范筑先被调往别处时,沂水县的百姓全部出城相送,不舍得范筑先离开。抗战前夕,范筑先被任命为山东聊城县长。抗战开始之后,韩复渠身为山东主席,却不战而退,导致大片山河归于日军之手,受到天下人指责。而范筑先身在山东聊城,却拒绝撤退,而是组织战士们迎敌。当时范筑先已经年近60,但是每次作战,他都冲在前面,...
齐河战役十分残酷,在战斗中,范筑先的次子、青年抗日挺进队队长范树民壮烈牺牲。次子牺牲后,他的二女儿范树琨接任队长一职,继续抗战。白发人送黑发人,范筑先的夫人悲痛欲绝。范筑先劝慰说:“不要哭了,这是一件好事,不是树民为国牺牲,别人怎知道我们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呢?是咱范家的光荣。范筑先抗战的斗志...
范筑先(1881年12月12日-1938年11月15日),男,汉族,原名金标,又名夺魁,曾用名仙竹,山东省馆陶县(今大部分属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县、临沂县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