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主治小儿周身上下百疮不愈。组成 苦参八两,地榆、黄连、王不留行、独活、艾叶各三两,竹叶二升。用法用量 上㕮咀。以水三斗,煮取一斗。以浴儿疮上,浴讫敷黄连散。主治 小儿周身上下百疮不愈。附方 名称:苦参汤 组成:苦参、青葙子各一两,甘草(炙...
苦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上。主治①《金匮要略》:狐惑病,蚀于下部,咽干。②《金匮要略方义》:阴肿、阴痒、疥癞。组成 苦参一升。用法用量 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率,熏洗,日三服。主治 ①《金匮要略》:狐惑病,蚀于下部,咽干。②《金匮要略方义》:阴肿、阴痒、疥癞。附方 名称:苦参...
苦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杨氏家藏方》卷十九。主治小儿遍体生疮。组成 大黄、苦参、赤芍药各一两,黄柏二两,蛇床子二两,菝葜四两。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用一两,水三升,煎十余沸,去滓,通手洗之。主治 小儿遍体生疮。附方 名称:苦参汤 组成:地榆、桃皮、苦参各五两 用法:上锉细。以水二斗煮...
苦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二,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主治伤寒时气温病五六日以上者。组成 苦参二两,黄芩二两,生地黄半斤。用法用量 水八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或吐下毒则愈。主治 伤寒时气温病五六日以上者。使用注意 忌芜荑。附方 名称:苦参汤 组成:苦参、蛇床子、白矾、荆芥穗...
苦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婴童百问》卷八。主治小儿脱肛并痔。组成 枳壳、黄连、大黄、甘草、荆芥、苦参、赤芍药黄芩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锉散。每用五钱,以车前子、茅草同煎熏洗。主治 小儿脱肛并痔。附方 名称:苦参汤 组成:苦参二两,蛇床子、白芷、金银花、野菊花、黄柏、地肤子、大菖蒲 用法:用河水煎...
苦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三〇一。主治阴囊下湿痒疮。组成 槐皮、苦参、黄柏、香薷。用法用量 煮汁洗之。主治 阴囊下湿痒疮。附方 名称:苦参汤 组成:苦参一升 用法:清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薰洗,一日三次 主治:狐惑病 出处:孙玉信,田力,王晓田主编,《方剂大辞典》,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苦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麻科活人全书》卷四。主治麻后疮。组成 苦参,大风子(去壳),荆芥,防风,白芷,独活,何首乌(乌豆水煮干),白附子(乌豆水煮干),威灵仙,胡麻仁,北全蝎(糯米炒),僵蚕(姜汁蒸),白蒺藜(炒,去刺),牛蒡子(炒),生姜(一方无独活,又一方有甘草)。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麻后疮。
苦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四。主治痤痹疮作痒,抓之又疼,坐如糠稳,难以安睡。组成 苦参四两,大菖蒲二两。用法用量 河水五瓢,同煮数滚,添水二瓢,盖片时,临洗和入公猪胆汁四五枚,淋洗患上。不二三次全愈。主治 痤痹疮作痒,抓之又疼,坐如糠稳,难以安睡。使用注意 愈后避风,忌食...
苦参汤的组成 苦参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其组成成分主要包括苦参、黄芩、茯苓、白芍、阿胶和甘草等。这些草药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等功效,对于治疗湿热引起的各种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苦参是苦参汤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是治疗湿热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重要药物。黄芩则具有清热燥湿、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