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原文: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翻译及注释 翻译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将我从好...
木兰花令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蛩(qióng):蟋蟀。③江亭:江边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梦中历历来时路”中“...
【 1 】 “夜凉枕簟已知秋”写的是触觉,诗人夜半醒来,竹席上的凉气让他感受到秋的到来;“更听寒蛩促机杼”写的是听觉,秋天蟋蟀的叫声催促着人们织布做衣。通过多感官的描写,使读者更深切地体味到季节特征,更好地诗人表达情感。 【 2 】 虚实结合。上片是实写,诗人的梦被雨滴在梧桐叶上的声音惊破,再也难...
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广东惠州,途经赣州郁孤台,夜宿造口时,思念弟弟苏辙,写下了这首《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樽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雨声将睡梦中的人惊醒。想重回梦里,却愁绪满怀,...
每天一首苏轼诗词 |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译文 三更时分,夜雨点洒在梧桐树叶上,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将我从好梦中惊醒,梦中场景再也找寻不到。睡在竹...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创作背景 苏轼与胞弟子由感情深笃,离别后经常思念。这一夜,作者又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作者的好梦。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 展开阅读全文 ∨...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苏轼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注释】①簟(diàn):竹席。②蛩(qióng):蟋蟀。③江亭:江边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上片通过 和 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①苏轼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故答案为:⑴流莺到处漂泊游荡惶然上下翻飞
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广东惠州,途经赣州郁孤台,夜宿造口时,思念弟弟苏辙,写下了这首《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樽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雨声将睡梦中的人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