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其次,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就是通过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 赏析二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全诗翻译为:看见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原文呈现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注解】:1、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2、槛:有格子的门窗。3、华:通花。4、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5、瑶台:传说中仙子住的地方。【韵译】: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
清平调三首(一)【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李白的名作《清平调三首》的第一首,诗词大意是:云朵想变成她的衣裳,花朵想要她的容颜,她的美丽如拂栏春风中露珠滋润的浓郁花色一样美艳。她如果不是群玉山头才能看到的仙子,那也一定是瑶台月下才能相逢的...
花想衣裳云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全诗意思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朝代】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如果不是...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解释:她华艳的衣裳如飘逸的云朵,她艳丽的容貌如盛开的花朵,春风拂过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赏析:此句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诗人将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描绘出杨玉环的美貌,又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出自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全文赏析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
清平调词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 附送下面两句意思及另外两首: 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