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未官能化的酸和杂原子亲核试剂的氧化脱羧偶联仍未有报道。目前极性C-N和C-O键的构建通常经内氧化剂(如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对酸进行预官能化,这导致反应过程繁琐,且产物纯化复杂(Fig. 1b)。 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Tehshik P. Yoon教授课题组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他们报道了在可见光照射下,铜介导...
该研究报道了通过光诱导铜催化实现分子内脱羧C-N偶联,制备胺类化合物: 简介 Curtius重排 羧酸转变为酰基叠氮化合物后,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脱去氮气分子,以及分子内重排,生成异氰酸酯,随后经水处理得到伯胺;如果与醇或者胺亲核试剂进行反应,则生成相应的酯或酰胺 因此,该反应是一个有效地从羧酸制备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前沿科研成果:二酰基过氧化物与氮亲核试剂的脱羧C(sp3)-N交叉偶联 由于C-N键在医药、天然产物和农用化学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N键的构建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C(sp3)-N键的形成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许多构建C(sp3)-N键的策略被提出,例如将氮亲核试剂偶联到烷基亲电试剂(例如脂肪族卤化物、醇)、...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曾荣课题组报道了首例光诱导铁/铜协同双催化,用于实现脂肪族羧酸与亲核性芳香胺的脱羧C−N键偶联反应。此外,该协同催化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脱羧烯烃化以及与缺电子烯烃的脱羧烷基化反应。该研究成果以“Merging Photoinduced Iron-Catalyzed Decarboxylation with Copper Catalysis for C−N and C...
脱羧偶联反应已成为有机反应中一种构建C-C,C-X(X=O,N,S等)键的重要合成策略,其中C(sp^(2))-N键的构建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计算方法,对DMAP催化的脱羧偶联反应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进行优化及频率计算.研究结果得到DMAP催化的C-N脱羧偶联反应经历了羧酸活...
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Tehshik P. Yoo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可见光促进铁介导直接脱羧交叉偶联反应,可以实现C-C、C-O、C-S、C-N键的模块化构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Chem》杂志上(Chem2023, DOI: 10.1016/j.chempr.2023.04.008)。在廉价、丰富且无毒的铁(III)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基介导的二酰基过氧化物与含氮亲核试剂的脱羧C(sp3)‑N交叉偶联反应方法。该方法使用新颖的二酰基过氧化物作为烷基化试剂,在铜催化下对各种不同的含氮亲核试剂引入不同的烷基,反应条件温和简单、经济便宜、产率优异,反应底物适应性好。
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Tehshik P. Yoo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可见光促进铁介导直接脱羧交叉偶联反应,可以实现C-C、C-O、C-S、C-N键的模块化构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Chem》杂志上(Chem2023, DOI: 10.1016/j.chempr.2023.04.008)。在廉价、丰富且无毒的铁(III)盐...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曾荣课题组报道了首例光诱导铁/铜协同双催化,用于实现脂肪族羧酸与亲核性芳香胺的脱羧C−N键偶联反应。此外,该协同催化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脱羧烯烃化以及与缺电子烯烃的脱羧烷基化反应。该研究成果以“Merging Photoinduced Iron-Catalyzed Decarboxylation with Copper Catalysis for C−N an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