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脉象口诀歌: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
正常的脉象是什么,一个正常人一呼一吸4至,和缓均匀,即为有神,为常脉,其余即为病脉,当然也要考虑特殊人群,如老人脉略弦,小孩脉数,胖瘦,春夏秋冬,相信书里也不泛记载。 知道了常脉,下一步就是要知道4种脉象,即浮,沉,迟,数, 浮脉轻轻搭手既得,沉脉需重按方得,...
脉法练习是练习手指的敏感度和医者的心静程度。指下无感,如切树皮;心中浮躁,难辨细微。本人练习脉法,总结为五步,达三步者,再研究脉学则非常容易。五步概括为:“金”、“革”、“羽”、“水”、“气”。 第一步“金”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金属表面,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
稀缺版:脉法三字心法!(缺二脉) 一、浮脉 (一)脉学三字诀 脉象歌 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游。 主病歌 浮为阳,表证候,秋常见,久病愁; 表风热,有力浮,若血虚,无力浮。 分部主病歌 左寸浮,是伤风,或风痰,聚在胸; 左关浮,腹膨膨,胁胀满,并恶心;...
首先,郑卢医学的脉法注重临床实践与应用,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实用的学习思路。其次,以切脉来定法,不仅需要准确的切诊技巧,还需要对各种脉象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提高对脉象的认识与判断能力。此外,郑卢医学的脉法还强调了医生...
脉法捷要:带您回归正统脉法之路作者:刘建立京东14、肝经数脉左关数,肝经热,火又增火;上烁金,中凌脾,痰嗽形削;君不明,乱贼臣,助纣为虐;向北方,求救兵,剿灭贼伙;大剂子,六味汤,重加归芍。15、肾经浮脉左尺浮,肾经虚,虚则水泛;水泛兮,土不撮,浮而为痰;理中汤,加白蔻,木香制半;亦有那,命门衰,...
黄元御的圆运动脉法,不仅是对传统脉法的一种革新,更是对中医理论的一次深化。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体的气血运行是一个圆运动的过程,而诊脉,正是观察这个圆运动的重要途径。浮沉大小 阳浮而阴沉,此乃阴阳之固有性质,一如天地之升降,日月之盈亏。脾土位居阴阳之中,故其脉浮沉之间,恰在关部。那么...
脉分功能脉法和器质脉法。一、功能脉法也称为传统脉法,即是通过摸脉了解病人的五脏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人体的疾病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外感和内伤杂病。所以张仲景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个治疗外感疾病,以六经辨证为主,一个治疗内伤杂病,以病脉症并治为主。《伤寒论·...
其具体方法是:按划分“三关”的理论,寸口脉的长短以“一寸九分”为正常。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若寸口脉超过 “一寸九分”,寸、尺两端过于本位,则为长脉。若寸口脉达不到“一寸九分”,寸、尺两端不及本位,则为短脉。这也是独取寸口脉法的特殊规定,虽有一定指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