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闲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𬈧,谓之解㑊。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𬈧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如此虽病,亦易愈也。脉逆阴阳者,与上文从阴阳之脉象相反也。其反四时者,如春见毛脉,是金克木;夏见石脉,是水克火;秋见钩脉,是火克金;冬见代脉,是土克水也。不间脏者,谓病传相克也,如肝传脾,木克土也;脾传肾,土克水也;肾传心,水克火也;心传肺,火克金也;肺传肝,金克木也。 如此,病皆难已...
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此又申明逆从之理,若春夏秋冬四时,未有弦、钩、毛、石本脏之脉形,当春夏阳旺而升,其脉反瘦小,不应其气,内衰可见;秋冬阳降而藏,脉反浮大而虚,本元不固可知,此为逆四时也。又如风热而脉反静,是阳病见阴脉,正不敌...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症相反) 36305:02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变见于气口 21005:14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13402:07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其所病矣 17405:35 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望诊) 57407:44 所谓阴者,真藏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胃气辨别) 169...
#瀚海易学# 黄帝内经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注:总之,如果脉象和四时的阴阳属性一致,比如阳病在阳脉,阴病在阴脉,病就容易痊愈;如果脉象...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一一《黄帝内经》 脉顺阴阳,病易痊愈;否则,病就不易好了。 🙏🙏🙏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查看更多 a 424关注 587粉丝 6146微博 微关系 他的关注(424...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2023新知青年大会...
《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十三)脉从阴阳 2024-01-02 05:51:3408:03 18 所属专辑:黄帝内经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原文∶“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百度试题 题目据《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则病() A. 难已 B. 易已 C. 无他 D. 传变 E. 危急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易已 反馈 收藏
从脉证、病势上辨阴阳 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医学领域里,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去伪存真。在辨证的过程中,阴阳是我们最重要的纲领。通过阴阳的辨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阴阳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疾病的真正原因。以蒋阶平内眷刘氏的病例为例,患者病程已长达月余,经过多位名医的治疗,病情反而越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