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泪③,相留醉,几时重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注释】①李煜:南唐后主。南唐灭亡,李煜被俘。此词作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②春红:春天的花朵。③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样子。 ④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名师点拨词人通过描绘...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答案 【解析】译文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是个伤心人,他拥有一切,却也什么都不曾真正拥有。纵然他的文字再过多情,我们所能读到的总是那么一种“我不爱世人,世人也别来爱我”的心境。他本没什么凌霄之志,虽是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却不爱政事、无心争权。李煜自号着“钟峰隐者”“莲峰居士”...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遗憾永存的感慨。以下是对这句诗的详细解读: 首先,这句诗整体上描绘了暮春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其中,“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是诗中的前半...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首词的布局很新颖,既不是直接铺叙某一件事情,也不是通篇发表议论,而是夹叙夹议,有影射而不晦涩,多转折而不脱节。李煜喜欢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让读者去揣摩他凄凉的心情,但这首词描写的景物并不连贯,上片写林花、寒雨、风,下片写胭脂泪、人生、水,比喻...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赏析: 首句,先出“林花”,全不晓毕竟是何林何花,继而说是“谢了春红”,乃知是春林之红花,--而此春林红花...
这首词即景抒情,通过伤春来抒发亡国亡家之痛.词人将春花凋谢,水长东流这类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长恨”相比照,实乃历经悲酸所悟,正如王国维所说的:“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了.词的上阕写景以暮春时节,雨打风吹,落红无数,春去匆匆,喻帝王生活之消散,作画之短暂,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之心境.首句“林花谢了春...
[译文]林花调谢,失去了春天的艳红,未免过于匆匆.无奈摧残她的,有那朝来的寒雨和晚来的风.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把泪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时才能重逢?人生长恨,自象那流水长向东. 乌夜啼①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②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③相留醉,几时重,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谢:凋谢。 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