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胡质,字文德,淮南寿春人,魏文帝时,官至东莞太守、荆州刺史,后加封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胡质在曹操当政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后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官居显耀。病逝,“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朝廷“赐其家钱谷”。 子胡威,字伯虎,晋武帝时累官至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同父亲...
于是胡质率兵到围城的吴兵外围,稳定了城内人心。不久太傅司马懿率兵解围。后又迁任东征将军,假节都督青州、徐州诸军事。胡质鼓励农耕,令粮仓有多年的储藏,又设置东征台,一方面用作耕作,另一面则用作军事驻防。又与诸郡通渠,方便船只航行,严防东吴攻击。而沿海则一片安定。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
三国及西晋初期,有一对父子名为胡质、胡威,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父子二人都以清廉著称于世。 父亲胡质,为官清正廉洁,勤勉政绩。魏文帝时,官至东莞太守、荆州刺史。在荆州刺史任上,胡质积极发展农业,储蓄粮食以防灾年,屯田屯兵,保境安民,发展旱路和水路交通,形成了“...
一、胡质担任职务:胡质目前担任湖南同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担任湖南同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二、胡质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示,胡质与单建国、罗春凤为商业合作伙伴。 财产线索 线索数量 老板履历 图文概览商业履历 任职全景图 投资、任职的关联公司 商业关系图 一图看清商业版图...
胡质父子历史故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胡质的清廉与政绩:官职生涯:胡质,字文德,淮南寿春人。在魏文帝曹丕时期,他官至东莞太守、荆州刺史,后加封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清廉著称:胡质并非靠逢迎拍马或贿赂获得显要官职,而是凭借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他在东莞太守任上九年,吏民皆安;在荆州刺史...
据有关胡氏族谱记载,胡质先祖从安定郡迁徙到了江淮一带的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所以史书上记载胡质是寿春人,但胡姓族谱把他归于安定胡氏。另有一种说法是,胡质后裔迁居到安定郡,故为安定胡氏。胡质为曹操效力,说服张辽与幕僚和好 胡质,字文德,年轻时与江淮名士蒋济、朱绩齐名,很有影响力。胡质在...
魏晋时期胡质、胡威:清廉恐为他人知 魏晋时期,胡质、胡威父子皆以为官清廉著称于世,人们赞颂他们是“父子清官”。 胡质一生历任高官,清廉爱民,从不看重钱财,不置家产。嘉平二年(250年),胡质病死时,“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后来,朝廷追思清节之士,赐“谷二千斛,钱三十万,布告天下”。 ...
胡质的儿子胡威,字伯虎。胡威自小就有志向,严格地坚守清廉。胡质担任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都前去探望父亲。由于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自己单身骑驴前往,拜见父亲。在府中住了十几天,然后向父亲告辞。辞别时,父亲赐他一匹绢作路费。胡威跪下说:“父亲为官廉洁奉公,我不明白从哪儿得到这匹绢的?”胡质说:“这...
胡质,三国曹魏淮南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其子,胡威,晋武帝司马炎时曾担任侍御史等官职。父子同样官高位尊,同样勤政,也同样清廉,有“父子清官”的美誉。 胡质担任顿丘(今河南清丰)县令时,有个叫郭政的人,与堂妹通奸,还杀了妹夫程他,郡吏冯凉是事情的证人。但是,郭政和堂妹都能忍受拷问,矢口否认,而冯凉却忍受...